日前,高考考生用手机拍数学试题上传小猿搜题作弊的新闻引发了各界关注及议论,从拍照作弊工具,到手机如何带进考场,再到如何躲过信号屏蔽。
而在此过程中,5G也被推上了议论的中心。
起因为黄陂区招考办回应称,或因5G信号屏蔽出现漏洞,导致该考生能用手机上传考题。
万万没想到啊,咱们的5G,通过这种方式又刷了一把存在感。
那么问题来了,整个泄题事件,真的是5G惹的祸吗?我们现在使用的信号屏蔽器,真的拿5G没办法吗?
今天,小枣君就给大家好好解释一下这个问题。
众所周知,我们现在处于高科技时代,通信手段非常发达便捷。
这既带来了好处,也带来了坏处。坏处就是泄密变得更加容易,例如我们今天所说的高考作弊。
为了防止考生利用手机等通讯工具作弊,主管部门一直都有明文规定,禁止携带任何电子设备进入考场。
通常来说,他们会采取以下方式进行防范:
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很显然,这次湖北武汉这个小伙确实厉害,不仅连过三关,还逃过了现场监考老师的法眼,成功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监考人员的失职肯定是存在的,官方通报也进行了处罚,我们就不多讨论了。
接下来我们重点说说,这个信号屏蔽器,为什么没能拦住5G信号。
(郑重声明:鉴于现场信息透露不多,小枣君只能站在一个通信专业人士的角度,对可能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例举,仅供参考。)
首先,我们简单说说信号屏蔽器的工作原理。
这就是某款型的信号屏蔽器
众所周知,手机之所以能够通话和上网,是因为手机和基站之间能够通过无线电磁波建立无线信道,从而和整个通信网络建立连接。
无线电磁波有不同的工作频段。不同的频段,被国家规定了不同的用途,有的是警用,有的是军用,也有的是民用。
三大运营商的2G/3G/4G/5G网络频段,都是国家规定好的。手机和基站,都只能使用指定的频段,进行通信。
无线频段,就好像两个城市之间的N条高速公路
想要让某一区域的手机无法进行通信,那么方法只有两个:
这也就类似于,派出很多乱七八糟的汽车,把所有的公路“堵住”,不让正常的汽车行驶。(不能关闭,那就堵死你)
第二种方法,就是信号屏蔽器的工作原理。
因为第一种方法对普通老百姓的影响太大(室外基站的信号覆盖范围较大,达到几平方公里甚至十几平方公里,可能远远超过学校的面积,不太合适)。所以,通常各地都会使用第二种方法,引入信号屏蔽器,使其工作功率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只屏蔽考场区域的手机信号。
信号屏蔽器工作时,会不断扫描指定的从低频到高频的范围,然后持续发送干扰信号。
手机在干扰后,无法正常与基站建立联系,会直接显示无信号、无服务、正在搜索网络等状态。
我猜测原因有以下几种:
1、现场信号屏蔽器故障,根本没有正常工作。或者如官方所说,某些时间信号屏蔽器没有开启,被吴某某趁虚而入。
2、可能性最大的一种原因,就是现场信号屏蔽器款式太旧,不支持对5G信号的屏蔽。5G是这几年新推出的网络制式标准,使用的也有新的无线电频率范围,屏蔽器不支持屏蔽5G或者有频段遗漏,是很可能的。
3、5G作为新技术,抗干扰性能强,信号屏蔽器没有能压制住,结果被5G“杀出了一条血路”,成功将信号发给了基站。这也是可能发生的。
所以说,这次事件,并不能把责任推在5G身上。恰好相反的是,事件反而证明,5G信号强大且稳定,不容易被外界信号干扰。
不管怎么说,为了考试的公平公正,考场的信号还是应该屏蔽的。
想要此类作弊事件不再发生,最合理的解决方案,就是研发屏蔽能力更强,支持屏蔽频段更全面的信号屏蔽器。另外,从正规厂商购买质量合格的产品,也很重要。
如今我们处于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有通信需求也有保密需求。很多企业开会场景,还有军事或政府保密活动场景,都要求屏蔽无线信号。相信此类产品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本文授权自鲜枣课堂)
责编:De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