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刘海屏克星!两种主流屏下指纹识别技术对比

2019-05-14 13:04:12 阅读:
不同于苹果, 站在时代十字路口的安卓阵营对 FOD(Fingerprint-on-display) 屏下指纹识别表现出极高的兴趣,特别是人脸识别推出后并未得到消费者的一致认可。随着技术的发展,不仅使 FOD 成为一条硬件创新的高速通道,且可以取得创新的领先。2018 年的 CES 大会上,vivo 率先发布屏下指纹识别的旗舰机, 开启了安卓阵营在屏下指纹识别的装备竞赛。

屏下指纹识别的爆发是全面屏大趋势下的必然,相比于人脸识别,屏下指纹拥有成熟度、用户习惯和价格等多重优势,未来二者有望维持长期并存的格局。屏下指纹技术的成本和识别率在 2018 年取得巨大进步,为 2019 年渗透率的高速提升奠定了基础。TAMednc

展望未来, 屏下指纹识别作为 OLED 全面屏设计的“副产物”,未来的发展趋势将围绕 OLED 主线。随着大陆 OLED 产能的释放, OLED 向中端机型渗透的趋势将更加确立, 这为屏下指纹在中高端机型的渗透奠定了基础。TAMednc

本文推荐的是长江证券的报告《 屏下指纹识别爆发》, 系统梳理屏下指纹的新发展。TAMednc

一、 指纹识别的二次创新

指纹识别是生物识别中的一种技术路径,根据美国咨询与市场调研机构 Lucintel 的统计与预测数据,2017年全球指纹识别市场约为 13亿美元,占生物识别市场份额为 10.32%。预计 2022 年指纹识别市场将增长至 28 亿美元, 占当年生物识别市场份额为 8.62%。 指纹识别未来将依然是生物识别领域的重要市场, 行业复合增速 16.59%,在智能终端保持创新的持续动力,屏下指纹的趋势正在引发行业发展的二次加速。TAMednc

007ednc20190514TAMednc

2017-2022 年全球生物识别系统市场收入预测(十亿美元)TAMednc

指纹识别技术最早发源于苹果在 2013 年推出的 iPhone 5S,当时随着智能手机用户粘性的迅猛提升, 便捷的解锁方式是用户的一大痛点。因此指纹识别的问世,将苹果创新力推向新的高峰。 然而, 2017 年苹果推出的十周年纪念机型 iPhone X 中, 却首次弃用Touch ID,改为 Face ID,主要原因在于苹果期望实现的全屏幕屏下指纹识别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不具备可行性。TAMednc

008ednc20190514TAMednc

 iPhone多年前使用 Touch ID 解锁 TAMednc

009ednc20190514TAMednc

 iPhone X 首次以 Face ID 代替 Touch IDTAMednc

屏下指纹识别是全面屏时代的必然,提升屏占比成为 2018 年创新的两条核心主线之一。刘海屏、美人尖、水滴屏、挖孔屏等等设计是对前置摄像头空间的挤占,而 COF、 FOD等新技术则是对边框和 Home 键的压缩。TAMednc

不同于苹果, 站在时代十字路口的安卓阵营对 FOD(Fingerprint-on-display) 屏下指纹识别表现出极高的兴趣,特别是人脸识别推出后并未得到消费者的一致认可。随着技术的发展,不仅使 FOD 成为一条硬件创新的高速通道,且可以取得创新的领先。2018 年的 CES 大会上,vivo 率先发布屏下指纹识别的旗舰机, 开启了安卓阵营在屏下指纹识别的装备竞赛。TAMednc

010ednc20190514TAMednc

电容式、 屏下光学、屏下超声波与热敏指纹识别技术原理TAMednc

目前主流的 FOD 技术主要有光学式与超声波式:TAMednc

011ednc20190514TAMednc

两种主流屏下指纹识别技术对比TAMednc

光学指纹识别凭借更好的体验、成本优势以及相对更加成熟的供应链,取得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根据 TrendForce 预测, 2019 年光学式屏下指纹识别占比有望达到 82%。三星在年初发布的基于高通超声波方案旗舰机型将贡献剩下 18%份额中的主要部分。TAMednc

012ednc20190514TAMednc

vivo X20 Plus 光学指纹识别TAMednc

013ednc20190514TAMednc

三星 Galaxy S10/S10+使用超声波指纹识别TAMednc

2018 年是屏下指纹识别爆发的一年,在 HOVM+魅族、一加等国产品牌显示出很高的搭载率,全年一共有近 20 款旗舰机使用屏下指纹识别。其中 vivo 一口气推出五代光电屏幕指纹技术,侧面反映了光学式识别技术成熟度的高速发展。TAMednc

014ednc20190514TAMednc

2018 年主要品牌屏下指纹手机发布信息汇总TAMednc

通过梳理最新 2019 年一季度屏下指纹识别的应用情况,不难看出当前屏下指纹还停留在高端旗舰的普及期, 超声波指纹识别首次出现在高出货量旗舰机型。TAMednc

015ednc20190514TAMednc

2019 年一季度主要品牌屏下指纹手机发布信息汇总TAMednc

从上一轮电容式指纹识别渗透的过程来看,当前时点的 FOD 指纹技术发展与电容式指纹识别在 2014 年的加速渗透非常相似。 根据 IHS 统计数据, 2018 年屏幕指纹模组出货量仅 3000 万颗左右, 2019 年有望突破至 2 亿颗。 TrendForce 预计 2019 年 FOD 指纹识别渗透率提升至 22.9%,相比 18 年上升近 20 个百分点, 预计 2022 年 FOD 指纹技术占有率将超越传统电容式。TAMednc

016ednc20190514TAMednc

指纹识别手机出货量TAMednc

二、 长期视角看屏下指纹识别

我们梳理了 vivo 六代屏幕指纹识别的升级过程,自 vivo X20 Plus UD(2018.1.24 发布)搭载第一代光学指纹技术以来,识别准确性、解锁速度有了大幅提升,其中 vivo NEX(2018.6.12 发布) 精度相比前作提升 50%, 准确率达到支付安全级别, 是屏幕指纹识别技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TAMednc

017ednc20190514TAMednc

vivo 六代屏幕指纹技术的演变TAMednc

Vivo 针对光线穿透过程中发生的折射和散射现象,在 NEX 三代光电指纹技术中增加了“准直层”,很好的解决了感光元件在低透过率发光显示屏下感光不足的瓶颈,从而实现了准确率和解锁速度的大幅提升。TAMednc

018ednc20190514TAMednc

NEX 搭载第三代屏幕指纹技术增加准直层TAMednc

目前 vivo 光学指纹识别解锁速度已经达到 0.29 秒以内, 传统电容式虽可以做到 0.2 秒以内,但对于用户而言体验差别并不大。 屏下指纹技术成熟度在 2018 年取得巨大进步,为 2019 年渗透率的高速提升奠定了基础。TAMednc

屏下指纹识别与面部识别均是全面屏浪潮下的创新线索。 特别是指纹识别转入屏下后,对屏占比的提升不再有任何影响。正如电容式指纹识别未能替代密码解锁一样, 人脸识别的出现也不意味着指纹识别时代的落幕 。TAMednc

019ednc20190514TAMednc

指纹识别、人脸识别与虹膜识别的对比TAMednc

对比三种主流的生物识别技术,目前指纹识别依然是用户基数最大、用户习惯培养最好的识别方式。TAMednc

从 2018 年到 2019 年, 光学式屏下指纹识别经历了一轮技术升级, 由准直光方案变为小孔成像方案, 最后变为摄像头模组方案,识别方案的改进使得模组价格显著下降。TAMednc

020ednc20190514TAMednc

屏下光学式指纹识别位置TAMednc

021ednc20190514TAMednc

初代光学指纹光线穿透 OLED 是通过准直孔TAMednc

2018 年国产旗舰中, 汇顶与新思的光学式指纹识别是通过 OLED 屏幕微孔,以微透镜阵列搜集光线成像,并识别指纹图像是否符合。TAMednc

022ednc20190514TAMednc

OLED 屏下光学指纹识别结构及原理TAMednc

考虑到屏幕与玻璃盖板的厚度,光学式指纹技术在准直层的基础上,衍生出了小孔成像方案,将原先较厚的一块准直层拆分为两层薄的小孔板及中间的透光材料, 能够降低厚度与成本、增加透光量和识别率。TAMednc

023ednc20190514TAMednc

准直层方案(左)与小孔成像方案(右)TAMednc

为了降低屏下指纹的成本,以便未来增加识别覆盖区域, 摄像头方案应运而生。 通过安装屏下摄像头,以图像传感器识别手指反射的光线加以比对和识别。 屏下摄像头方案的优势在于:TAMednc

1)大幅降低贴合成本。 由于无需将指纹模组与 OLED 屏幕贴合, 避免了贴合良率带来的损失(可能使得屏幕也同样报废)。屏下摄像头模组固定在中框上。TAMednc

2) 成熟的模组。 屏下摄像头模组制造较主摄像头简单许多, 拥有成熟的摄像头供应链,因此成本更加低廉。TAMednc

3)清晰的识别。 屏下摄像头方案只需提升像素即可获得更清晰的成像, 而不用因为准直孔径提升而被迫增加像素大小,降低清晰度。TAMednc

024ednc20190514TAMednc

屏下指纹摄像头方案结构TAMednc

025ednc20190514TAMednc

电容式指纹识别历史价格趋势(美元)TAMednc

屏下摄像头方案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一代屏下指纹模组的成本通常在 15-17 美元(芯片 8-9 美元+模组 7-9 美元), 二代屏下摄像头方案模组成本通常在 8 美元左右(芯片 6美元+模组 2 美元)。 当前屏下指纹成本下降主来得益于技术路径的变化, 传统电容式指纹识别的价格下跌,则主要来自于行业竞争格局变化和 8 英寸芯片代工成本下降。TAMednc

由于光学式指纹识别的原理是通过透光屏幕下方设置摄像头拍摄指纹图像,再以算法与储存的指纹信息进行比对。 目前主流显示技术中, TFT-LCD 由于是被动发光, TFT 层透光性较差, 因此屏下指纹传感器很难识别到指纹信息,而 OLED 面板具有透光性,因此当前的光学屏下指纹必须搭配 OLED 屏幕使用。TAMednc

屏下指纹识别作为 OLED 全面屏设计的“副产物”, 未来的发展趋势将围绕OLED 主线。 随着大陆 OLED 产能的释放, OLED 向中端机型渗透的趋势将更加确立,这为屏下指纹在中高端机型的渗透奠定了基础。TAMednc

026ednc20190514TAMednc

国内 OLED 产线情况TAMednc

屏下指纹将由高端旗舰向中端智能手机下沉, 应用空间全面打开, 有望复制传统电容式指纹识别的发展路径, 创新成长性值得看好。TAMednc

027ednc20190514TAMednc

全球中小尺寸 AMOLED 产能(百万平米)TAMednc

028ednc20190514TAMednc

全球柔性和刚性 OLED 出货量占比预测TAMednc

屏下指纹识别产业链比较简单, 主要包括芯片设计、芯片制造、芯片封装、模组、方案商和终端应用。 上游价值的重心在于识别芯片和算法, 下游则由模组厂组装为成品, 与传统电容式指纹识别相似。 指纹识别芯片的价格决定模组价值量。TAMednc

029ednc20190514TAMednc

屏下指纹识别产业链TAMednc

从屏下指纹模组的价格来看, 2018 年上半年与下半年差距较大,从 15-17 美元下降至8-9 美元。前文所述,主要的原因在于技术路径的变化带来的成本下降。 与电容式指纹识别因竞争格局恶化而导致的芯片价格快速下跌不同, 从 2018 年至 2019Q1, 屏下指纹识别芯片价格比较稳定。TAMednc

在屏下光学指纹识别芯片领域, 已经形成国内企业为主导的竞争格局, 超声波屏下指纹识别则形成以高通为首, 国内企业加速追赶的局面。TAMednc

小结:

随着技术的发展,以苹果为代表的部分厂商选择了3D人脸识别技术,通过结构光构建人脸模型进行识别。但此类技术不可避免涉及到刘海屏问题。但以vivo等为代表的厂商选择了另一条路线,即屏下指纹解决方案。其优点在于能够避免刘海屏的出现。不仅如此, 屏下指纹更拥有成熟度、用户习惯和价格等多重优势 。 随着屏下指纹技术的成本和识别率的进步,相信会出现屏下指纹和人脸识别平分天下的局面。TAMednc

(来源:智东西)TAMednc

  • 微信扫一扫
    一键转发
  • 最前沿的电子设计资讯
    请关注“电子技术设计微信公众号”
  • 如何大幅提高物联网设备的电池能效 本文探讨了如何使物联网(IoT)设备更加节能。在重点介绍毫微功耗运输模式和睡眠模式的关键作用之前,快速回顾了电池管理。 最后,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与传统方法相比,它可以更好地优化电池管理的这两个方面,从而降低功耗水平和电路板空间。
  • 压电致动器的原理、选择和设计指南 压电致动器是一种利用反向压电效应通过施加电压产生位移的元件,可以为熟悉的电磁设备(如电机和螺线管)提供替代方案。它们具有更高的可靠性、更低的功耗、更小的尺寸和更高的位置分辨率等优点。
  • 利用Espruino Pico设计热报警器 在本文中,我们利用Espruino Pico设计了一个简单的热传感器,它能够在超过特定温度时触发报警器并驱动更强大的负载。通过修改代码,还可以创建高效的“窗口热控制”。
  • 如何安全实现车载网络通信? 尽管汽车盗窃仍是一个合理的担忧,但与内部电子控制单元及其车内外通信相关的安全威胁明显更大。
  • 中国芯发展新模式:在高质量、高增长内需中发现机会并建 集成电路产业从诞生开始历来都是全球化和生态化的行业。全球化是为了摊销其高额的研发费用和制造成本,以及不低的市场营销(试错)支出;而生态化是因为芯片行业本身并不面向最终用户,全球电子制造产业链和最重要的消费市场与芯片产业发展密切相关。
  • KST3420 和 KST3220用ST 的 FlightSenseToF传感器和ST KST3420 和 KST3220 是 ST 合作伙伴计划授权成员 KS Technologies(又称 KST)公司开发的测距传感器,也是 ST 飞行时间传感器的一个应用研究案例。在过去的四年里,这家产品制造和工程服务公司在多个国家部署了数千个各种用途的测距传感器下面,让我们来探讨 KST的故事,并学习他们的经验。
  • 美新半导体发布新款AMR地磁传感器MMC5616WA,全新升级,满 美新半导体发布新款AMR地磁传感器MMC5616WA, 全新升级了美新大规模量产的超小尺寸AMR地磁传感器MMC56x3系列,满足包括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无人机,AR/VR等在内的丰富应用场景。
  • 使用低功耗60GHz毫米波雷达传感器满足Euro NCAP儿童 从 2025 年开始,只有直接传感解决方案才能获得 NCAP 分数,因此会引导汽车制造商从间接传感方案(如开门逻辑、压力电容传感和不可靠的重量传感解决方案)转向采用单个 60GHz 雷达传感器的方案。
  • 大联大品佳集团推出基于MediaTek产品的室内空气质量监 2023年2月9日,致力于亚太地区市场的领先半导体元器件分销商---大联大控股宣布,其旗下品佳推出基于联发科(MediaTek)Filogic 130A(MT7933)芯片的室内空气质量监测方案。
  • 高度集成,最大的电机控制驱动灵活性 与传统的有刷直流电机的机械自换向不同,三相永磁无刷直流(以下简称“BLDC”)电机控制需要一个电子换向电路。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先简要回顾BLDC电机的工作原理,随后介绍两种最广泛使用的换向方法在复杂性、扭矩波动和效率方面的特点、优点和缺点。然后,我们提出一种创新的BLDC换向方法,并探讨安森美(onsemi)的一款新的电机控制器集成电路(IC)的特性和优点,该集成电路可以选用三种换向方法中的任何一种。
  • 超声波镜头清洗:您不了解却需要的固态技术 本文介绍的超声波镜头清洗 (ULC) 固态解决方案可实现摄像头和传感器的自清洗,并且具有成本效益。
  • 大联大品佳集团推出基于Infineon产品的智能门锁方案 2023年2月1日,致力于亚太地区市场的领先半导体元器件分销商---大联大控股宣布,其旗下品佳推出基于英飞凌(Infineon)CY8C6347BZI-BLD53和CY8C4024LQI-S401的智能门锁方案。
广告
热门推荐
广告
广告
EE直播间
在线研讨会
广告
广告
面包芯语
广告
向右滑动:上一篇 向左滑动:下一篇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