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高能效的主驱逆变器方案

2020-04-29 17:12:11 安森美半导体 阅读:
有助解决里程焦虑,提高电动汽车的采用率

全球环保节能法规在推动汽车厂商设计尺寸和重量更小、具有最高电源能效的电动动力总成系统。设计电动动力总成的挑战之一是电池提供直流电,而主驱电机需要交流电。主驱逆变器是电动动力总成的关键部分,负责将高压电池(350-800 VDC)的直流电压转换为三相交流正弦电流的交流电压,进而旋转电感应电机并驱动车辆前进。该模块的性能影响到车辆的整体能效,包括加速和驾驶里程。安森美半导体提供高能效、稳定可靠且具成本竞争优势的主驱逆变器方案及先进的封装技术,包括分立方案、隔离门极驱动器和创新的VE-Trac系列模块及宽禁带(WBG)方案,以助力增加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从而提高电动汽车的采用率。  1N4ednc

主驱逆变器方案拓扑

如图1所示,该拓扑包括4个主要功能块:三相逆变级、隔离电源、信号处理和调节、通信总线。1N4ednc

1N4ednc

图1:主驱逆变器方案拓扑1N4ednc

3相逆变级

3相逆变级的主要器件是逆变器里的每一相里的半桥开关里的高边和低边开关以及相应的高隔离电压门极驱动器,开通和关断那些开关产生3相交流正弦波形使感应电机运行。采用微处理器配置的变频驱动控制算法管理每个逆变器相的高边和低边开关控制。  1N4ednc

主驱逆变器通常采用400 V(HVL1)或800 V(HVL2)的高压电池系统,后者在最新设计中日益流行。这些系统要求功率半导体器件的最高工作电压在600 V至750 V范围内,或900 V至1200 V范围内,分别对应HVL1或HVL2。要求功率逆变器在每相400 A至1000 A范围内的电流水平下处理大量功率。为此,一些制造商把分立的封装器件并联,而多数使用功率集成模块(PIM)。安森美半导体提供分立的IGBT、碳化硅(SiC)MOSFET和创新的VE-Trac系列PIM,以及IGBT和快速恢复二极管的裸芯片,构建主驱逆变器相。所有这些方案都可以与高压门极驱动器接口。1N4ednc

安森美半导体的高压门极驱动器技术除了提供用于隔离高压系统与低压系统的电气隔离(galvanic isolation)之外,还有一个关键特性是去饱和(DESAT)检测特性,可防止IGBT短路条件下的“击穿”效应。此外,还具有米勒钳位功能,防止其中一个开关意外导通。且为了增强保护,还具有故障指示功能,以通知系统故障且使能输入。1N4ednc

安森美半导体的经AECQ-101认证的分立IGBT器件,具有出色的热性能和电性能。由于IGBT具有极低的VCE(sat)和门极电荷,因此可将导通和开关损耗降至最低,从而实现高能效运行。安森美半导体的IGBT与快速反向恢复二极管共同封装,并采用具有竞争优势的场截止沟槽技术进行构建,该技术采用了精细的单元间距设计以创建高功率密度器件,并具有稳定的抗动态闩锁条件的特性。根据电机的功率要求,可以在逆变器每个半桥上的相应的高边和低边开关上并联多个IGBT。1N4ednc

安森美半导体的VE-Trac系列PIM,提供同类最佳的电气和热性能,支持两个主驱逆变器设计平台:VE-Trac™Dual和VE-Trac™Direct。1N4ednc

VE-Trac Dual结合双面散热 (DSC)半桥模块,在紧凑的占位内堆叠和扩展,提供一个小占位的平台方案适用于从80 kW到300 kW应用。该平台的首个器件是NVG800A75L4DSC,该模块的额定电压750 V,额定电流800 A,是现有竞争器件容量的两倍。高效的双面散热确保领先市场的热性能,该模块中没有任何绑定线,使其额定寿命加倍。NVG800A75L4DSC是符合AQG-324认证的模块,含嵌入式智能IGBT,对集成了过流和过温保护功能,提供更快的保护响应时间,因而提供更强固的整体方案。安森美半导体将在未来数月推出 VE-Trac Dual平台内具有更高电压和各种电流水平选项的其它器件,以应对各种新兴应用。1N4ednc

1N4ednc

图2:VE-Trac Dual PIM1N4ednc

VE-Trac Direct平台提供同类最佳的性能和优势,包括采用直接冷却实现出色的热性能。该平台的首个器件是符合AQG-324认证的NVH820S75L4SPB。该器件采用six-pack架构封装,已获汽车整车厂商(OEM)和系统供应商广泛认可并采用。这将支持多源供应,最小化布局更改。 由于可提供多种功率等级,VE-Trac Direct平台将为不同的汽车平台和应用提供简单、快速的功率调整。1N4ednc

VE-Trac Dual和VE-Trac Direct平台都能够在最高175ºC的结温下连续工作,能在模块化方案的紧凑封装内提供更高的功率。1N4ednc

对于800V电池电动汽车系统,可以将采用D2PAK-7L和TO-247封装的1200V、20mΩ、80mΩ SiC MOSFET插入3个逆变器每个半桥上的高边和低边开关中。 SiC MOSFET提供优于硅的开关性能和更高的可靠性,具有低导通电阻和紧凑的芯片尺寸,确保低电容和门极电荷。这些特性带来了系统优势,包括高能效、快速工作频率、更高的功率密度、更低的电磁干扰(EMI)以及减小占位的便利性。1N4ednc

安森美半导体提供专为主驱逆变器应用而优化的二极管和IGBT裸片,能在175°C的温度下连续运行,具有较低的VCE(sat)和正向电压(VF),具有增强的可靠性和鲁棒性。1N4ednc

信号处理和调节

模拟测量和信号调节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处理来自逆变器的电流和温度检测信号以及来自感应电机的电流和电机位置检测信号。使用谐振和反激控制器构造的隔离电源可以为微控制器、信号调节和模拟测量电路提供电源。安森美半导体提供符合AECQ的逻辑组件、比较器、运算放大器和电流检测放大器,以构建信号处理电路,与微控制器模数转换器单元接口,从而构成闭环系统。1N4ednc

通信总线

安森美半导体提供基于CAN、CAN-FD、LIN、Flexray和系统基础芯片(SBC)的收发器,可确保以超过1 Mbps的数据速率进行可靠定的车载通信,以满足现代车载网络的要求。此外,安森美半导体还提供AECQ-101认证的通信总线保护器件,结温最大值为175°C,以保护车辆通信线路免受静电放电(ESD)和其他有害瞬态电压事件的影响。这些器件为每条数据线路提供双向保护,为系统设计人员提高系统可靠性并满足严格的EMI要求提供了具成本优势的选择。1N4ednc

评估套件

为便于设计人员在开发主驱逆变器的早期阶段分别评估VE-Trac Dual模块和VE-Trac Direct电源模块的性能,安森美半导体提供VE-Trac Dual评估套件NVG800A75L4DSC-EVK和VE-Trac Direct评估套件NVH820S75L4SPB-EVK,可用作双脉冲测试用以测量关键的开关参数,或用作电机控制的3相逆变器,功率达150 kW。1N4ednc

VE-Trac Dual评估套件含三个VE-Trac Dual电源模块,贴装在双侧冷却散热器上,配有6通道门极驱动板、直流母线电容器和用于电机控制的外置霍尔效应电流检测反馈,不含脉宽调制(PWM)控制器。其特性如下:1N4ednc

  • 集成800A,750V第4代场截止(FS4)IGBT/二极管芯片组
  • 汽车级隔离型大电流、高能效IGBT门极驱动器内置电气隔离NCV57000/1
  • 电源模块中的片上电流检测功能实现更快更简单的过流保护(OCP)
  • 在电源模块中集成了片上温度感测功能,从而实现了更快,更接近真正的Tvj过温保护(OTP)
  • 定制设计的双面散热器提供低压降,及出色的热性能
  • 定制的薄膜直流母线电容器,额定值达500 VDC,500 uF

1N4ednc

图3:VE-Trac Dual评估套件1N4ednc

VE-Trac Direct评估套件含一个VE-Trac Direct电源模块,贴装在冷却套中,配有6通道门极驱动器板、直流母线电容器,不含PWM控制器或外部电流检测器。其特性如下:1N4ednc

  • 集成820 A, 750V FS4 IGBT/二极管芯片组和直接冷却特性
  • 汽车级隔离型大电流、高能效IGBT门极驱动器内置电气隔离NCV57000/1
  • 薄膜直流母线电容器,额定值达500VDC,500 uF

1N4ednc

图4: VE-Trac Direct评估套件1N4ednc

总结

设计电动动力总成的挑战之一是电池提供直流电,而主驱电机需要交流电。因此,主驱逆变器是动力总成的关键部分。元器件选择不当或设计不当会导致逆变器能效低或尺寸大(或两者兼而有之),这将不利于车辆行驶更远的里程,必须仔细评估导通损耗和开关损耗,以实现车辆的目标传动系统性能。安森美半导体提供高能效、强固且具成本竞争优势的主驱逆变器方案及先进的封装技术,包括分立功率器件、隔离门极驱动器和扩展的模块方案,以及宽禁带方案,并持续创新,以解决设计挑战,为迅速增长的主驱逆变器市场提供可扩展性和汽车可靠性,推动电动动力总成的快速发展和采用。1N4ednc

  • 微信扫一扫
    一键转发
  • 最前沿的电子设计资讯
    请关注“电子技术设计微信公众号”
  • 晶圆厂联手封测厂,为供应链赋予新意 在半导体产业日益关注封装技术创新,以超越芯片微缩的困境之际,晶圆厂联手封测厂的合作伙伴关系将支撑起下一代封装技术,并彰显封装技术在半导体供应链的重要意义...
  • IEC 61000-4-3标准的步进频率 本文重点在于讨论如何使用更简略的步骤进行IEC 61000-4-3标准的EMI/EMC测试,以加快产品开发时间...
  • 瑞萨电子推出包括汽车级在内的10款全新成功产品组合 这些经过全面测试的解决方案展示了瑞萨的相关产品组合的强大实力,包含电动汽车充电、汽车仪表盘控制和其它应用
  • 等离子体抛光干式蚀刻为下一代SiC带来质量优势 尽管化学机械抛光(CMP)有一段时期一直是最常用的基板抛光技术,但随着一种新引进的技术——等离子体抛光干式蚀刻(PPDE)被提出,可望克服CMP带来的一些限制。
  • 东芝新款车载直流无刷电机栅极驱动IC有助于提升车辆电 2023年2月28日——东芝电子元件及存储装置株式会社(“东芝”)今日宣布推出车载直流无刷电机栅极驱动IC[1]---“TB9083FTG”,该IC适用于电动转向助力系统(EPS)、电动制动系统和线控换档系统等应用。产品于今日开始批量出货。
  • 如何安全实现车载网络通信? 尽管汽车盗窃仍是一个合理的担忧,但与内部电子控制单元及其车内外通信相关的安全威胁明显更大。
  • 推动增强现实抬头显示(AR-HUD)的未来发展 随着汽车的电气化和连接程度越来越高,抬头显示(HUD)的未来正在迅速改变。特别是,增强现实AR-HUD首次成为智能驾驶舱设计的核心要素,有助于通过驾驶辅助和安全功能提升整体驾驶体验。设计下一代AR-HUD时,需要牢记几项技术要点。
  • Arteris FlexNoC 5物理感知NoC IP,物理融合速度快5倍 据Arteris官网消息,系统IP供应商Arteris宣布推出物理感知片上网络(NoC)互连IP Arteris FlexNoC 5,可使SoC架构团队、逻辑设计人员和集成商能够整合跨功率、性能和面积(PPA)的物理约束管理,以提供连接SoC的物理感知IP。该技术使物理融合速度比手动优化快5倍,且布局团队可以减少汽车、通信、消费电子、企业计算和工业应用的迭代次数。
  • 谷歌达成量子计算机第二里程碑,实现量子计算纠错 2月24日,谷歌CEO Sundar Pichai撰写博客,称公司量子计算又向前迈了一大步。谷歌量子AI团队有史以来首次通过实验证明:可以通过增加量子比特的数量来减少错误。在其最新的研究中,谷歌用49个物理量子比特制作的逻辑量子比特超越了用17个量子比特制作的逻辑量子比特。
  • 三星电子掌握标准化5G NTN技术,智能手机将能和卫星直接 近日,三星电子宣布已掌握标准化5G非地面网络(Non-terrestrialnetworks,即NTN)技术,这一通讯技术用于智能手机与卫星的直接通信,特别是在偏远地区。三星计划将这一技术整合到其Exynos调制解调器解决方案中,加速5G卫星通信的商业化,为6G驱动的万物互联(IoE)时代铺平道路。
  • 北京市芯片补贴政策来了,最高3000万元 据EDN电子技术设计报道,北京市政府官网发布公告明确了2023年度高精尖资金第一批重点支持方向,包括集成电路设计产品首轮流片奖励、集成电路企业EDA采购奖励等。
  • 浅谈锥形电感器 在射频(RF)和微波工作时,有一种情况是必须将直流电源(DC)导入信号传输线,但又不至于降低该线路的高频作用...
广告
热门推荐
广告
广告
EE直播间
在线研讨会
广告
广告
面包芯语
广告
向右滑动:上一篇 向左滑动:下一篇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