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正进行第二个飞行阶段地火转移,到达火星还需要多久?

2020-08-24 15:42:46 综合报道 阅读:
截止2020年8月23日12时,天问一号已经出征整整一个月了,飞行里程已达8650万公里,距离地球927万公里,正进行第二个飞行阶段地火转移,状况如何,到达火星需要多久呢?

截止2020年8月23日12时,天问一号已经出征整整一个月了,飞行里程已达8650万公里,距离地球927万公里,正进行第二个飞行阶段地火转移,状况如何,到达火星需要多久呢?3X3ednc

3X3ednc

一个月前,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随后准确进入预定地火转移轨道。3X3ednc

3X3ednc

天问一号任务主要包括6个飞行阶段,分别是发射段、地火转移段、火星捕获段、火星停泊段、离轨着陆段、科学探测段。3X3ednc

目前,天问一号正处于地火转移段,需要大约6.5个月。3X3ednc

3X3ednc

7月27日,天问一号在飞离地球约120万公里处回望地球,利用光学导航敏感器对地球、月球成像,获取了地月合影。3X3ednc

3X3ednc

8月19日22时20分起,环绕器上火星磁强计、矿物光谱分析仪、高分辨率相机、中分辨率相机等载荷依次完成自检,确认设备状态正常。3X3ednc

进入地火转移轨道后,太阳翼展开,进行对日定向;定向天线展开,进行闭环跟踪。开展定向天线零位修正、例行轨道参数注入、测定轨以及温度管理等工作。期间进行搭载设备自检测试和姿态机动测试。载荷科学数据下传顺利,各项飞控工作正常开展。3X3ednc

同时,参与本阶段测控跟踪的各深空站、VLBI各测站运行良好,测控通信系统工作正常,测定轨精度满足任务要求。3X3ednc

3X3ednc

为了确保天问一号在预定时间准确与火星交会,在地火转移段需要进行4-5次轨道中途修正,以及1次深空机动。3X3ednc

其中,深空机动是控制量较大的轨控动作,难度更大,而也只有在深空机动之后,天问一号才真正意义上飞向火星。3X3ednc

8月2日,天问一号完成了第一次中途修正,3000N轨控发动机开机20秒。3X3ednc

后续在9月份,天问一号将进行第二次轨道修正。3X3ednc

随着天问一号距离地球越来越远,通信时延也越来越长,目前约为30秒,到接近火星时单向时延就可达十几分钟、二十分钟的量级,这对探测器的自主功能要求很高。3X3ednc

3X3ednc

 3X3ednc

责编:Challey3X3ednc

  • 微信扫一扫
    一键转发
  • 最前沿的电子设计资讯
    请关注“电子技术设计微信公众号”
  • 一种用于电路板回收的新基材:遇水能溶 英国的Jiva Materials公司开发了一种新型的PCB基材Soluboard,这种基材是由天然纤维包裹在一种无卤的聚合物中制成的,与行业内经常使用的FR-4基材不同,这种材料只要在90摄氏度左右的热水中浸泡30分钟,就可以分层溶解···
  • 电池能用三十年?美国Ener Venue称推出革命性电池技术 三元锂离子电池的理论寿命约为800次循环,磷酸铁锂约为2000次,而钛酸锂据说可以达到1万次循环,也就是说常规普通人使用的锂离子电池每天完全充放电三次,最多也就能用上几年的时间。虽然相较于铅酸电池200-300次的循环寿命来说,这已经是很大幅度的提升了,但现在有一家公司宣称他们的电池可以充放电30000次,每天充放电三次,能用30年。
  • 测试中比友商温度低14度,一加天工散热系统怎么做到的? 7月27日,一加在2023年ChinaJoy上发布了全球首创的散热技术,即航天级三维立体散热系统“天工散热系统”,这是一加的又一次新的尝试,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 中国首款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本源司南PilotOS正式上线 近日,据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的消息,本源司南PilotOS客户端终于正式上线。PilotOS客户端是本源量子完全自主研发的一款一站式学习与开发平台,用户可以直接进行本地量子计算编程,不需要联网使用,实现用户对量子计算软件服务“打开即用”,助力量子计算编程“小白”顺利成为量子计算编程开发者。
  • 新型横向太阳能电池,竟然可以无限叠加有机半导体薄膜 对于人类来说,太阳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可再生能源,而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主要方法,因此开发廉价、可靠和高效的太阳能电池对于从化石燃料向清洁能源的过渡至关重要。
  • 颠覆科学认知,科学家证实金属裂纹可以自我修复 美国桑迪亚国家实验室和得克萨斯农工大学的研究团队,首次目睹了金属碎片在没有进行任何人为干预的情况下破裂后,又重新融合在一起的过程,这一发现证实了金属具有其固有的自我修复能力。
  • 点燃倍频紫外激光,中国创制世界首例全波段相位匹配晶体 日前,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成功创制一种新型非线性光学晶体——全波段相位匹配晶体,成为目前世界上首例实现全波段双折射相位匹配的紫外/深紫外倍频晶体材料。
  • DRAM发展触顶,新成果为相变存储器量产带来新思路 近年来,二维范德华过渡金属二硫属化物被认为是一种有前景的相变材料,可用于相变存储器,但与这类相变材料相关的复杂开关机制和制造方法,给大规模生产带来了挑战,美国东北大学研究团队的新成果为解决这一难题带来了新思路。
  • 中国量子计算研究获新突破,将现有世界记录提升了两倍多 近日,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官方消息,该校与北京大学联合组成的研究团队,成功实现了51个超导量子比特簇态制备和验证,刷新了所有量子系统中真纠缠比特数目的世界纪录。
  • 世界上首台可见光波长飞秒光纤激光器问世 加拿大拉瓦尔大学的科研团队开发出了第一台可在电磁光谱的可见光范围内产生飞秒脉冲的光纤激光器,这种能产生超短、明亮可见波长脉冲的激光器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材料加工等领域。
  • 告别厚重吸音墙,用等离子体来主动降噪只需要17mm厚 日常我们要想隔绝这些噪声只能通过被动降噪,比如在墙体铺设降噪泡沫或建造吸音墙,使用隔音玻璃等,如果利用扬声器通过反向的声波来降噪将极大的节省降噪隔音的成本。
  • 可室温3D打印的新材料,带来电子元件制造新方法 据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官网消息,该校的研究团队近期开发出了一种高导电性的金属凝胶,可用于在室温下打印三维固体物体,这项技术为制造各种电子元件和设备打开了新的大门。相关研究成果以“Metallic Gels for Conductive 3D and 4D Printing”为题发表在《Matter》杂志上。
广告
热门推荐
广告
广告
EE直播间
在线研讨会
广告
广告
面包芯语
广告
向右滑动:上一篇 向左滑动:下一篇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