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细数工业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的创新

2019-05-31 12:58:24 赵明灿 阅读:
现在工业自动化的最终目的是要在工厂里做到员工越少越好,甚至做无人工厂。但即使是做无人工厂,里面也未必没有人,哪怕有一个员工在里面,自动化也需要有安全性,以保证员工不会受到伤害。

从上世纪40年代以来,工业自动化出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在过去的一两年甚至5年,在工业4.0的大背景下,整个工业市场出现了加速演变,例如无人工厂。个中原因是需要借助自动化来解决一些难题。jGbednc

日前,在德州仪器举办的媒体见面会上,德州仪器处理器业务部负责人Sameer Wasson和德州仪器中国区业务拓展总监吴健鸿(Paul Ng)探讨了在工业自动化加速的情况下需要采用什么样的技术和解决什么困境。涉及三个议题:处理器在工业领域的当前机遇;通过先进集成,工厂变得越来越智能;机器人技术的演变。jGbednc

无人工厂即使是只有一个人,也要保证不受伤害

Wasson指出,首先,在很多工业应用里需要有通用平台来解决问题。“有很多工业应用很分散,应用情景又不同,用不同的平台去做研发设计会很花时间,而且没法实现设计重用。”他解释说。而如果能为研发提供统一的平台,那么久可以让研发成本、人员、功能、功耗等都可以实现优化。再就是保密性和平台性能的需求。jGbednc

现在工业自动化的最终目的可能是要在工厂里做到员工越少越好,甚至做无人工厂。这就需要提高自动化的程度。在安全保密方面也很重要。很多设备原来都是独立,现在则是互联互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保密,一旦系统遭到破解,可能带来很大灾难。另外,要做无人工厂,也未必没有人,哪怕有一个员工在里面,自动化也需要有安全性,以保证员工不会受到伤害。jGbednc

用统一平台去设计不同设备时,所需的性能越来越高。“现在有很多人用云端服务器去帮助做运算功能,很多工业应用也在往云端推。但工业控制很多是实时控制,判断和控制需要很快速地响应。在这种情况下,云端服务器不一定是个很好的解决方案。”Wasson指出,这样在工厂里就需要有强大的平台,来做实时处理。也就是说,在数据的收集和处理部分,边缘运算越来越重要,包括AI和实时控制等。越来越多的工厂以前可能用MCU,现在可能要用高性能的ARM处理器去解决。一方面在本地做运算,一方面有很多数据需要传到云端,因此需要将本地运算和云服务整合在一起。云端连接又涉及有线/无线传送、服务器连接和用网关连接等。这在工业里也是个很大的方向。jGbednc

工业4.0:控制、传感和通信是核心

在工业自动化方面,越来越多的设备,包括机器人,需要互联互通。工业自动化里需要用到很多传感器,而不仅是简单的温湿度,还要有距离、激光雷达等。传感应用需要把数据传到处理器去做实时判断。边缘运算又包括AI和实时控制。最后,与一般的IoT应用一样,工业传感器需要做到低成本,要具备确定性。机器需要根据传感器所给信息去做判断,若数据传送不对,或是没有传数据,都有可能对工厂造成很大影响。jGbednc

“举例来说,我们可能用多足机器人去做农业应用。机器人里有很多电机,脚踝上需要有传感器。当它在不同田地里走时,需要将数据传送回去,以便实时判断在不平路上怎么走才不会摔倒。在很多场合,我们都能看到类似要求。”他补充说。jGbednc

综合来说,对于工业4.0来说,控制、传感和通信三者是核心。除此之外,还要做到安全和保密,要为之提供电源,以及保护和隔离。jGbednc

ti-industrialautomation-1.jpgjGbednc

工业用通信和一般的通信不一样。一般的通信有4G5GWiFi和蓝牙等,这些在工业里确实也有需求,但是在工业里很多边缘设备需要实时控制和实时通信,因此需要采用EthercatProfibus等。工业4.0设备需要有通信能力,而很多大工厂买的设备都来自不同公司,互联互通就需要有标准来保证。jGbednc

另外像智能部分,AI更有可能是分布式的。“也就是每个设备都有一定AI能力,这就是分布式智能。”他解释说。时间掌控也非常敏感,而新的TSN协议可满足高实时性要求。“TSN对所有通信协议都支持,比如最老的CAN、较新的Ethercat。这样就可以实现过渡的问题,可用来帮助做网关设计。”他再次解释说。工业4.0是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老设备和新设备怎么做好互联,是需要解决的问题。jGbednc

从整个工厂来说,会越来越多从系统去考虑。不管是PLCCNC机床,还是简单的电机控制、机器手臂,都需要互联互通。这就需要有相对强的网络处理器和网关处理器。这就有可能用到TISitara处理器。“有可能是ARM单核或多核,也有可能是ARM+DSP。在这样的处理器里面,我们有AM6x系列的产品,很适合做工业传感、工业通信和工业控制,包括安全性。”他介绍说,“刚才也谈到,在智能设备里要去考虑周边人员的人生安全,这需要符合工业安全标准,比如IEC61508。从低端、终端到高端,DSPARM都有,我们可以提供这样一个平台给客户。”jGbednc

ti-industrialautomation-2.jpgjGbednc

在工厂里,需要有更智能的部分,有更多的问题需要去考虑。“比如机器本身需要去做自我判断——以前是人判断,现在无人——这需要做到实时,到底是往前走、停止,还是加速,需要边缘运算。”吴健鸿补充说,“在传感部分,比如自动导引运输车(AGV)在工厂里走来走去,它需要去检测物体,避开人体,需要用到从汽车上扩展到工厂中的先进技术,比如雷达。”jGbednc

Sitara AM6x处理器有很多不同应用,包括工业机器人、一体性机器人,用一个CPU去做多足机器人等。另外,在工控机(IPC)方面,除了x86平台外,有很多人也希望有Arm平台可供选择。另外,其在航空设备的控制器、边缘设备、工厂保护、运动控制、医疗监控等方面都有应用。jGbednc

热门距离检测技术:毫米波雷达

距离检测是工业自动化里的一个热门技术。有很多不同技术可使用,但在速度快、距离远、精度好方面,毫米波雷达是最好。汽车里所用毫米波雷达以77GHz为主,但是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标准。为了避免与汽车应用相互干扰,工业标准一般采用60GHz频率。吴健鸿介绍说,精准边缘运算需要精准传感。TI针对工业应用推出的新的60GHz CMOS雷达中,有很多已经整合了高速DSP,可以在雷达前端做高速运算。其带宽很宽(4GHz),相比窄带24GHz雷达带宽高16倍,可以做到更精准测量。jGbednc

下图是带有天线的雷达模块。“一颗IC包括了毫米波雷达、DSP和天线。天线设计起来很不容易,体积又很小。我们希望帮工程师解决天线这些最困难的设计。只要把它放在PCB上,就可以达到要求。”吴健鸿介绍说。他透露,甚至雷达上还带有了DSP。传统雷达只能获得一个个点的原始数据,而带有DSP的智能雷达,则可以在传感侧直接判断出物体性质。jGbednc

ti-industrialautomation-3.jpgjGbednc

另外,工厂里涉及不同原材料,对传感的需求也不同。毫米波、激光、结构光等技术没有好不好的问题,而是要挑选合适技术去感知材料,解决不同问题。因此,系统设计往往不是只用一颗传感器,而是会用传感器融合,实现最好的判断。jGbednc

协作机器人的兴起源自汽车ADAS和安全技术

再就是在机器人方面,从传统的工业机器人演变到新的协作机器人(cobot)。机器人加上AI,能够实现自主控制,从而作出更好的实时决策。这个技术也是来源于汽车中的ADAS技术。工业自动化还需要考虑安全性,汽车里的功能安全也可以应用到工业里。jGbednc

综合来说,工业机器人有很多技术在不断演变,不只是物体检测,还有小车,例如叉车在工厂里行驶需要避开人。机器的体积和功耗也需要做到越来越小。传感器在不同情境下进行判断,需要综合使用多个传感器。这些都是工业机器人领域所遇到的问题。jGbednc

本文为电子技术设计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本司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赵明灿
赵明灿是EDN China的产业分析师/技术编辑。他在电子行业拥有10多年的从业经验。在加入ASPENCORE之前,他曾在电源和智能电表等领域担任过4年的工程师。
  • 微信扫一扫
    一键转发
  • 最前沿的电子设计资讯
    请关注“电子技术设计微信公众号”
  • 【电驱变革深探】: 从测试角度看800V超充技术下的电驱 市场调研数据显示,超过80%的用户对电动汽车的充电速度和续航里程表示不满,虽然新能源汽车市场在近几年飞速变化,但距离满足消费者心理预期的更高使用需求,尚有较大提升空间。预测数据显示,到2025年,800V SiC的市场占比将达到15%左右;不过在电动汽车全球发展提速的大趋势下,这一预测节点也许会提前到来。
  • 北京市芯片补贴政策来了,最高3000万元 据EDN电子技术设计报道,北京市政府官网发布公告明确了2023年度高精尖资金第一批重点支持方向,包括集成电路设计产品首轮流片奖励、集成电路企业EDA采购奖励等。
  • 25倍产能提升,罗姆开启十年SiC扩张之路 在过去的两三年里,晶圆供应短缺一直是制约SiC产业发展的重大瓶颈之一。面对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包括晶圆厂在内的众多重量级玩家已经意识到必须扩大投资,以支持供应链建设,而以罗姆(ROHM)为代表的日系厂商就是SiC市场的一支重要力量。 
  • 国产工业CPU,米尔基于全志T507-H开发板的实时性分析与 MYC-YT507H核心板基于T507-H处理器研制,具有丰富的接口资源, 拥有良好的软件开发环境,内核支持开源操作系统Linux。在开发阶段,建议配合核心板配套的评估套件 MYD-YT507H 来加速开发。
  • 2023年1月芯品回顾——功率器件 今年一月各大厂商新推出的功率器件可圈可点,在能效、封装、散热、简化设计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表现,同时研发重点也更着重聚焦于碳化硅功率器件在电动汽车上的应用。
  • 意法半导体人力资源与企业社会责任总裁介绍公司可持续 我们邀请到ST人力资源与企业社会责任总裁Rajita D'Souza,为大家分享半导体行业如何助力全世界构建美好未来。
  • FPGA如何让工业4.0大放异彩 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对这些不同设备的需求不断增长,许多工业系统现在集成了先进的计算引擎和多种类型的现代连接标准,包括工业以太网、Wi-Fi甚至5G。此外,人们越来越关注更加先进的软件工具和应用,例如预测性维护、机器人自动化等等。由于这些设备本身各不相同,专业化程度高,因此需要可以针对其功能进行定制的计算解决方案。
  • 除了美国的芯片法案,全球范围还有哪些半导体产业政策 近两年来,随着半导体行业走向成熟,竞争环节也产生剧变,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都在加大对半导体产业的扶持,例如日本、韩国、欧洲地区以及中国台湾地区。本文就来盘点一下,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出台了哪些对半导体产业的扶持政策。
  • MCU解决800V电动汽车牵引逆变器的常见设计挑战的3种方 对于 MCU,向 800V 牵引逆变器的转变对其带来了三个挑战:更低延迟的实时控制性能需求;增加了功能安全要求;需要快速响应系统故障。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基于 Arm 的 Sitara AM2634-Q1 和 C2000 MCU 等器件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 硬件信任根在边缘设备中的作用 基于SoC技术构建的边缘设备容易受到入侵者的直接访问。这就需要将安全解决方案集成到边缘设备的制造过程中。硬件信任根是此类解决方案的关键。
  • 误差矢量幅度(EVM)测量怎样提高系统级性能 大多数射频工程师都会接受有关大量射频性能参数的培训,例如噪声系数、三阶截取点和信噪比。了解这些性能参数对整体系统级性能的综合影响可能极具挑战性。EVM不评估多个单独的性能指标,而是反映整个系统的概况。在本文中,ADI将分析较低水平的性能参数如何影响EVM,并研究一些将EVM用于器件系统级性能优化的实际示例。同时展示如何实现比大多数通信标准目标低15dB之多的EVM。
  • 卫星通信:大容量、低延迟LEO卫星用户和地面终端中的RFI 在持续部署5G蜂窝网络方面,LEO卫星发挥着重要作用。卫星网络越来越多地参与到3GPP标准化中,其在未来网络中的预期作用早就在研发当中。
广告
热门推荐
广告
广告
EE直播间
在线研讨会
广告
广告
面包芯语
广告
向右滑动:上一篇 向左滑动:下一篇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