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工业机器视觉供应链及主流厂商 (2021版)

2021-03-24 17:15:00 阅读:
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向着智能化方向演进,工业场景对机器视觉技术的需求持续推进着工业机器视觉技术的发展,现在,工业机器视觉逐渐形成规模化的产业,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领域落地而逐渐深入到工业生产的各种场景之中。 工业机器视觉产业链上游包括光源、 工业镜头、工业相机、图像采集卡和软件及算法平台,其中工业镜头、 相机、采集卡等核心零部件与算法软件是机器视觉价值最高的部分,其成本占据工业视觉产品总成本的80%。

 

机器视觉通过图像传感器接收和处理真实物体的图像,对图像进行智能分析,从而获得所需信息或控制机器人运动的技术。ZL4ednc

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向着智能化方向演进,工业场景对机器视觉技术的需求持续推进着工业机器视觉技术的发展,现在,工业机器视觉逐渐形成规模化的产业,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领域落地而逐渐深入到工业生产的各种场景之中。ZL4ednc

机器视觉产业链上游由核心零部件和软件组成,主要包括光源及控制器、镜头、相机、视觉控制器硬件、视觉处理分析软件等,其中工业镜头、相机、采集卡等核心零部件与算法软件是机器视觉价值最高的部分,其成本占据工业视觉产品总成本的80%。尤其是在工业镜头、工业相机、底层软件系统等技术壁垒高,利润率高的部分,康耐视和基恩士等国外企业有着深厚的研发技术积累,具备软硬件的技术优势,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且毛利率较高。ZL4ednc

在工业机器视觉零部件中,光源产品的竞争较为激烈,因其技术壁垒较低,目前则处于完全竞争市场。国外知名光源厂商有日本CCS和美国Ai等。ZL4ednc

目前我国工业镜头市场的国外品牌有德国施耐德、Linos、美国Navitar、意大利Opto、日本CBC Computar、KOWA等,大多是老牌镜头厂商,在高端市场优势仍较大。国内厂商在工业镜头领域发展迅速,大多体量相对较小,布局中低端市场,如东莞普密斯。不过部分企业已经能够提供全系列工业镜头,涉足高端产品,如深圳东正光学、昆山慕藤光等,东正光学的线扫系列镜头已应用在华为、比亚迪、富士康的生产检测当中。ZL4ednc

该领域的核心企业主要包括: ZL4ednc

光源:CCS,奥普特 ZL4ednc

镜头:MYUTRON,KOWA, Moritex,腾龙,施耐德 ZL4ednc

工业相机:Basler,Baumer, AVT , JAI , DALSA , Imaginesource ZL4ednc

图像采集卡:DALSA,Euresys, SiliconSoftware, Cognex,研华ZL4ednc

开发软件:康耐视,MVTec, OpenCV,Euresys, Omron Adept,NI, MathWorks ZL4ednc

AI服务:Intel,NVIDIA,AMD, ARM,百度,阿丘科技ZL4ednc

集成商: 基恩士,康耐视,欧姆龙,天准科技,矩子科技,奥普特,凌云光ZL4ednc

 ZL4ednc

集成更多边缘智能

机器视觉应用领域,主要有电子、工业、半导体、自动驾驶、智能安防等。ZL4ednc

随着机器视觉在工业领域上的应用越来越深入自动化层面,工业相机的功能也日渐趋于智能化。根据其智能模块的实现方式,工业相机大致上可以分为可配置型系统、嵌入型系统与智慧相机型三大类。ZL4ednc

 ZL4ednc

ZL4ednc

 ZL4ednc

 ZL4ednc

但不论是哪种工业相机,除了少数特殊应用场景,其所使用的工业相机都在向边缘智能方向发展。ZL4ednc

根据中国机器视觉产业联盟统计,2019年中国机器视觉行业规模达103亿元,2015-2019CAGR达35%。根据GGII数据,中国机器视觉市场将于2023年达到155.6亿元,2019-2023年CAGR达24%。ZL4ednc

责编:胡子ZL4ednc

 ZL4ednc

  • 微信扫一扫
    一键转发
  • 最前沿的电子设计资讯
    请关注“电子技术设计微信公众号”
  • 米尔基于Zynq 7000系列单板的FPGA农业生产识别系统 随着农业生产模式和视觉技术的发展,农业采摘机器人的应用已逐渐成为了智慧农业的新趋势,通过机器视觉技术对农作物进行自动检测和识别已成为采摘机器人设计的关键技术之一,这决定了机器人的采摘效果和农场的经济效率。
  • 晶圆厂联手封测厂,为供应链赋予新意 在半导体产业日益关注封装技术创新,以超越芯片微缩的困境之际,晶圆厂联手封测厂的合作伙伴关系将支撑起下一代封装技术,并彰显封装技术在半导体供应链的重要意义...
  • IEC 61000-4-3标准的步进频率 本文重点在于讨论如何使用更简略的步骤进行IEC 61000-4-3标准的EMI/EMC测试,以加快产品开发时间...
  • 用于GaN HEMT的超快速分立式短路保护 GaN HEMT的保护电路必须比硅基MOSFET中使用的传统短路和过流保护方法更快。
  • 【电驱变革深探】: 从测试角度看800V超充技术下的电驱 市场调研数据显示,超过80%的用户对电动汽车的充电速度和续航里程表示不满,虽然新能源汽车市场在近几年飞速变化,但距离满足消费者心理预期的更高使用需求,尚有较大提升空间。预测数据显示,到2025年,800V SiC的市场占比将达到15%左右;不过在电动汽车全球发展提速的大趋势下,这一预测节点也许会提前到来。
  • 等离子体抛光干式蚀刻为下一代SiC带来质量优势 尽管化学机械抛光(CMP)有一段时期一直是最常用的基板抛光技术,但随着一种新引进的技术——等离子体抛光干式蚀刻(PPDE)被提出,可望克服CMP带来的一些限制。
  • Arteris FlexNoC 5物理感知NoC IP,物理融合速度快5倍 据Arteris官网消息,系统IP供应商Arteris宣布推出物理感知片上网络(NoC)互连IP Arteris FlexNoC 5,可使SoC架构团队、逻辑设计人员和集成商能够整合跨功率、性能和面积(PPA)的物理约束管理,以提供连接SoC的物理感知IP。该技术使物理融合速度比手动优化快5倍,且布局团队可以减少汽车、通信、消费电子、企业计算和工业应用的迭代次数。
  • 北京市芯片补贴政策来了,最高3000万元 据EDN电子技术设计报道,北京市政府官网发布公告明确了2023年度高精尖资金第一批重点支持方向,包括集成电路设计产品首轮流片奖励、集成电路企业EDA采购奖励等。
  • 25倍产能提升,罗姆开启十年SiC扩张之路 在过去的两三年里,晶圆供应短缺一直是制约SiC产业发展的重大瓶颈之一。面对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包括晶圆厂在内的众多重量级玩家已经意识到必须扩大投资,以支持供应链建设,而以罗姆(ROHM)为代表的日系厂商就是SiC市场的一支重要力量。 
  • 中科大团队提出钙钛矿电池新结构,实现一项新世界纪录 EDN小编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官网了解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徐集贤团队与合作者,针对钙钛矿太阳电池中长期普遍存在的“钝化-传输”矛盾问题,提出了命名为PIC(porous insulator contact,多孔绝缘接触)的新型结构和突破方案,基于严格的模型仿真和实验给出了PIC方案的设计原理和概念验证,实现了p-i-n反式结构器件稳态认证效率的世界纪录,并在多种基底和钙钛矿组分中展现了普遍的适用性。
  • “IDM929”14nm工艺自研国产GPU芯片即将流片 2月14日消息,据智绘微电子官方消息,该公司自研国产GPU芯片“IDM929”已完成设计,即将进入流片阶段。
  • 国产工业CPU,米尔基于全志T507-H开发板的实时性分析与 MYC-YT507H核心板基于T507-H处理器研制,具有丰富的接口资源, 拥有良好的软件开发环境,内核支持开源操作系统Linux。在开发阶段,建议配合核心板配套的评估套件 MYD-YT507H 来加速开发。
广告
热门推荐
广告
广告
EE直播间
在线研讨会
广告
广告
面包芯语
广告
向右滑动:上一篇 向左滑动:下一篇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