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利用可扩展电流负载提供恒定电阻模式

2021-02-24 09:43:39 Konstantin Stefanov 阅读:
本文所介绍的电流负载设计简单而又准确,它只需要使用一个运算放大器和一个功率MOSFET就可以构建。还可以将这个电流负载设置成恒定电阻,这在测试某些电源时就非常有用。

对电源和电池进行测试,需要使用能够吸收大电流并能消耗大量功率的电流负载。本文所介绍的这种电流负载设计简单而又准确,它只需要使用一个运算放大器和一个功率MOSFET就可以构建,如图1所示。7R8ednc

7R8ednc

图1:这种电流负载非常简单,并联多个MOSFET可以实现更大的电流和功耗。7R8ednc

流过Q1的电流可以通过下式求得:7R8ednc

7R8ednc

这个电流可以通过改变参考电压(VREF)轻松实现控制。运算放大器应具有低输入失调电压,并能采用单电源供电。7R8ednc

如果要使电路能够吸收大电流或消耗数十瓦的功率,则可以使用一个运算放大器来对多个并联工作的MOSFET进行控制。但是,简单地并联MOSFET会产生两个不良影响。一方面,不同的晶体管,即使它们的型号相同,其导通阈值通常也有所不同,并且它们的阈值具有负温度系数。也就是说,首先,每个晶体管的漏极电流之间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一旦晶体管发热,其阈值就会降低,这又会进一步使电流增大而使之变得更热。7R8ednc

为了使晶体管电流均衡,可以对每个晶体管的源极增加一个串联的小电阻器。为了使其有效,必须使源极电阻两端的电压降与阈值相当,这就会占用1V的很大一部分。这样,均衡电阻就会消耗很大功率,其两端的压降也就会占用电路可工作的最小电压。7R8ednc

一种建立大电流、高功率负载的更好的方法是对每个MOSFET进行分别控制,这样就能避免由于阈值散布而引起的电流不平衡。图2所示的电路包含两个这样的电路块,但也可以按需添加更多。在跳线J1闭合、J2断开的情况下,电路以恒流模式工作,总负载电流由下式给出:7R8ednc

7R8ednc

如果检测电阻的数值相等(R2=R5=RS),则总负载电流可以简化为:7R8ednc

7R8ednc

图2:这种电流负载原理图使用了两个独立控制的MOSFET。7R8ednc

要测量总负载电流,就需要对每个晶体管的电流进行求和,在本例中可以通过对所有检测电阻器的压降进行求和来实现。通常,这是由一个反相加法器后接一个反相器完成的,也即使用两个运算放大器来搭建。缺点是由于加法器输出端会发生电压反转,因此这两个运放需要使用双极性电源供电。7R8ednc

本设计实例使用了一种更简单的方法来对电压降进行求和,那就是使用电阻R7和R8以及仅一个运算放大器。这种加法的原理如图3所示。N个电阻器中的每一个均由一个具有非常低阻抗的电压源驱动,也即本例中在检测电阻器两端施加压降时所得到的结果。7R8ednc

7R8ednc

图3:这张图说明了在VOUT处所实现的电压求和。7R8ednc

如果VOUT端子没有电流流出,则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可得:7R8ednc

因此:7R8ednc

7R8ednc

在有两个检测电阻器的情况下,如图2所示,U2A的同相输入端的电压是R2和R5两端压降之和的一半。在经过2倍增益的U2A后,输出电压IMON就是两个检测电阻器电压的总和,用它就可以监视总负载电流的大小。通过并联添加更多的基本模块,就可以对电路进行扩展,然后针对模块数量使用式3和式5,就可以计算出总负载电流,以及U2A放大之前的检测电流输出。为方便起见,对于三个电源块的情况,可以使用一个四运算放大器。7R8ednc

最后,可以将这个电流负载设置成恒定电阻,这在测试某些电源时就非常有用。其实现方法是提供一部分负载电压VL作为参考电压。将跳线J2闭合(J1断开),U1A和U1B的同相输入端的电压就由VL和由R9和R10形成的分压器所决定,因此负载电流变为:7R8ednc

7R8ednc

据此可知有效负载电阻RL为:7R8ednc

7R8ednc

通过调节分压比或用电位计代替R10,就可以将负载电阻从由式7计算得到的标称值(对于图2中的值为2.55Ω)变为R10=0时的接近无穷大。7R8ednc

Konstantin Stefanov是英国开放大学电子成像中心的高级研究员(Senior Research Fellow)。7R8ednc

(本文授权编译自EDN美国版,原文参考链接:Scalable current load offers constant resistance mode,由赵明灿编译)7R8ednc

本文为《电子技术设计》2021年2月刊杂志文章,版权所有,禁止转载。免费杂志订阅申请点击这里7R8ednc

(责编:赵明灿)7R8ednc

本文为电子技术设计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本司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 微信扫一扫
    一键转发
  • 最前沿的电子设计资讯
    请关注“电子技术设计微信公众号”
  • 意法半导体STM32U5系列MCU上新,提高物联网和嵌入式应用 Ajax Systems已使用 新STM32U5 MCU开发下一代无线安保和智能家居解决方案;新STM32U5系列MCU是首款获得NIST嵌入式随机数熵源认证的通用MCU
  • 电池管理系统创新如何提高电动汽车采用率 要在未来实现全电动化,需要进行电动动力总成系统创新,其中包括BMS、车载充电器和直流/直流转换器以及牵引逆变器。这些系统的核心是使电气化成为可能的半导体元件。
  • 使用SiC和GaN创建面向未来的电力电子器件 随着碳化硅(SiC)和氮化镓(GaN)等宽禁带器件的推出,电力电子技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事实上,这些材料的特性使其特别适合在高压和高开关频率下所运行的应用,并能提供比最先进的硅基功率器件更好的效率和散热管理。
  • 如何大幅提高物联网设备的电池能效 本文探讨了如何使物联网(IoT)设备更加节能。在重点介绍毫微功耗运输模式和睡眠模式的关键作用之前,快速回顾了电池管理。 最后,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与传统方法相比,它可以更好地优化电池管理的这两个方面,从而降低功耗水平和电路板空间。
  • 利用无线BMS实现智能电池生态系统解决方案 有关电池创新的新闻往往会突出新的电池封装概念和新材料,它们有朝一日可能能够比当今的锂电池技术储存更多的电量。电池的另一个部分——电池管理系统(BMS)——则往往不为人所知,但却需要跟进并以此来支持电池创新。
  • 软件定义电源让用户可控 传统上,AC/DC电源设计只能针对特定负载和线路条件进行优化。这源于在常用固定频率下的经典模拟控制和简单脉宽调制技术,这些限制通常会导致在极端工作范围内产生更高的元器件应力。
  • 小米预研固态电池技术前景诱人,能量密度突破1000Wh/L 3月1日,小米又宣布预研固态电池技术,通过将电解液替换为固态电解质,不仅能量密度突破1000Wh/L,更大幅提升低温放电性能和安全性,称“有望一举解决手机电池三大痛点”。
  • 胜过齐纳二极管的有源分流限压器 我需要用一个电路来限制某些耗散受限设备的电压。它必须将电压限制在最大1.5V,具有对称限制,能够接受2A的电流,并且在1V时漏电流小于100µA。可以用两个串联的齐纳二极管,阳极到阳极,达到目的,但稳压值为0.8V和2W耗散的齐纳二极管在市场上找不到。
  • 用于GaN HEMT的超快速分立式短路保护 GaN HEMT的保护电路必须比硅基MOSFET中使用的传统短路和过流保护方法更快。
  • 【电驱变革深探】: 从测试角度看800V超充技术下的电驱 市场调研数据显示,超过80%的用户对电动汽车的充电速度和续航里程表示不满,虽然新能源汽车市场在近几年飞速变化,但距离满足消费者心理预期的更高使用需求,尚有较大提升空间。预测数据显示,到2025年,800V SiC的市场占比将达到15%左右;不过在电动汽车全球发展提速的大趋势下,这一预测节点也许会提前到来。
  • LDO的运行困境:低裕量和最小负载 开关式DC-DC转换器可提高电源效率,有些器件的效率可超过95%,但是以增加电源噪声为代价,通常在较宽带宽范围内都存在噪声问题。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DO)常用于清除供电轨中的噪声,但也需要进行一些权衡考量,其功耗会增加系统的热负载。
  • Gridspertise和意法半导体20年合作新里程,赋能美国等地 意法半导体面向家庭的直接电力线通信(power line communication)通道将用于Gridspertise为美国市场开发的智能电表;赋能终端客户积极参与能源市场转型,促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整合和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发展
广告
热门推荐
广告
广告
EE直播间
在线研讨会
广告
广告
面包芯语
广告
向右滑动:上一篇 向左滑动:下一篇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