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华为发布业界首个Diskless架构微存储:时延低至1ms

2022-11-09 11:48:50 综合报道 阅读:
华为全联接大会2022中国深圳站期间上,华为发布业界首个面向数据中心Diskless架构的微存储——华为OceanStor Micro系列

据了解,华为全联接大会2022中国深圳站期间上,华为发布业界首个面向数据中心Diskless架构的微存储——华为OceanStor Micro系列,可为企业打造绿色集约、安全可靠的数据中心提供助力。IEpednc

IEpednc

据IDC咨询发布的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数据量约有80ZB,到2025年这一数字预计将飙升至180ZB。对于数据量的激增,华为闪存存储领域总裁黄涛表示,海量数据的爆发式增长,给全球云和互联网数据中心带来四大挑战。同时华为的OceanStor Micro微存储也通过四个方面的创新,用专业存储能力助力大规模云和互联网数据中心实现绿色节能、高性能、高可靠:IEpednc

  • 存算无法独立弹性扩展——微存储面向Diskless服务器架构设计,发挥存算分离的优势,实现计算和存储独立弹性扩容,CPU算力升级时免数据迁移,同时叠加场景化数据缩减编码等关键技术,实现机柜空间和设备能耗节省40%。
  • 数据可靠性难以得到保证——通过双控Active-Active架构、硬盘亚健康管理和慢盘智能优化等多重可靠性技术,实现系统级可靠,数据盘故障可预测、可视可管,大幅降低运维难度。
  • 海量数据盘的健康管理难题——通过FLASHLINK智能盘控协同算法等软硬件结合技术,大幅优化数据处理效率,IOPS性能提升30%,进而提升上层应用性能。
  • 数据中心需求各异分布式开发极为复杂——通过微存储和Diskless服务器之间的网络技术创新,基于性能无损的NOF+网络,将复杂的数据存储能力卸载到微存储,从而实现Ceph、Lustre等分布式软件的开发简化和性能加速。

华为微存储本质上是传统盘框的智能化升级,使用Diskless架构是顺应潮流的选择,而采用微存储这样的数据中心标准化新组件,对于数据快速增长而带来的巨大成本压力将有很大的缓解作用。IEpednc

黄涛表示:”推出微存储产品是华为打造多云战略的关键一步,我们将专业存储的软硬件能力沉淀到微存储,希望通过微存储重构数据中心服务器架构,微存储将成为数据中心的必备通用标准部件,助力构建多云时代数据中心可靠存储底座。”IEpednc

责编:Ricardo
  • 微信扫一扫
    一键转发
  • 最前沿的电子设计资讯
    请关注“电子技术设计微信公众号”
  • Arteris FlexNoC 5物理感知NoC IP,物理融合速度快5倍 据Arteris官网消息,系统IP供应商Arteris宣布推出物理感知片上网络(NoC)互连IP Arteris FlexNoC 5,可使SoC架构团队、逻辑设计人员和集成商能够整合跨功率、性能和面积(PPA)的物理约束管理,以提供连接SoC的物理感知IP。该技术使物理融合速度比手动优化快5倍,且布局团队可以减少汽车、通信、消费电子、企业计算和工业应用的迭代次数。
  • 全新的通信协议Wi-R,碰拳就能传输信息 最近,专注于分布式计算的人机界面公司Ixana开发了一种全新的通信协议Wi-R,它将人体变成了一种可以传播信息的媒介,旨在为用户创建“类似有线的无线”通道。与蓝牙和NFC等其他协议相比,该平台具有独特的优势,具有更高的能效,并为可穿戴设备提供了新的安全层。
  • 28000PPI,Mojo Vision研发全球最高密度MicroLED 虽然眼镜没能做成,Mojo Vision在MicroLED显示技术上却实实在在的得到了积累。Mojo Lens搭载的就是一枚直径仅0.5mm的MicroLED,且像素密度做到了14000PPI,号称全球最高密度的MicroLED显示器。而目前Mojo Vision更新网站,称其技术可达到28000PPI。
  • NeuralTree,一种治疗脑部疾病的神经芯片面世 据科技日报消息,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将低功耗芯片设计、机器学习算法和柔性植入式电极相结合,制作出一种神经接口,可识别和抑制各种神经系统疾病症状。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IEEE固态电路》杂志上。
  • 天马首发折叠屏光学指纹方案,还支持全屏识别 近日,天马微电子官方发布消息,宣布成功在行业内首发了一种折叠屏屏下光学指纹识别解决方案。
  • 苹果新专利曝光,Apple Watch即将支持测血压功能 近日,美国商标和专利局(USPTO)公示了一项新的苹果专利(专利号US 20220400959),涉及获取和分析无创血压测量数据的系统和方法。
  • 三星首款12nm级DDR5 DRAM,速度高达7.2 Gbps 据美通社消息,三星电子正式宣布,已成功开发出其首款采用12nm级工艺技术打造的16Gb DDR5 DRAM,并与AMD一起完成了兼容性方面的产品评估。
  • 欧盟新法规:可拆卸电池时代或将回归 在强制要求所有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使用 USB Type-C 充电端口之后,欧盟立法者已就一套新规则达成一致,新修订的这项旨在提高电池可复用性和持续性的法案,或许要迫使可拆卸电池再度回归。
  • 西安交大团队提出“仿生门控”柔性传感器新模式 受生物组织细胞膜上的机械门控离子通道启发,西安交通大学邵金友、陈小亮团队提出了仿生“门控传感”新模式。该团队通过应变分布调控策略在镶嵌式导电通路内定域生成电子门控结构,开发了高灵敏度、快响应、高稳定的机器人滑觉皮肤。
  • 我国利用磁光力混合,实现可调谐微波—光波转换 据科技日报消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的董春华教授研究组将光力微腔与磁振子微腔直接接触,证明该混合系统支持磁子—声子—光子的相干耦合,进而实现了可调谐的微波—光波转换。
  • 美国宣布“重大科学突破”,可控核聚变首次成功点火 12月5日,美能源部在一份声明中说,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在核聚变能源领域取得突破,首次实现核聚变反应的净能量增益——从核聚变反应中产生的能量比其消耗的能量更多。
  • 基于微网格结构的弹性半导体新技术 近年来,柔性半导体正成为未来电子产品发展的新趋势。不同于传统刚性电子产品,柔性半导体产品能在一定范围的形变条件下正常工作,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广告
热门推荐
广告
广告
EE直播间
在线研讨会
广告
广告
面包芯语
广告
向右滑动:上一篇 向左滑动:下一篇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