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小米预研固态电池技术前景诱人,能量密度突破1000Wh/L

2023-03-01 16:56:09 综合报道 阅读:
3月1日,小米又宣布预研固态电池技术,通过将电解液替换为固态电解质,不仅能量密度突破1000Wh/L,更大幅提升低温放电性能和安全性,称“有望一举解决手机电池三大痛点”。

2月28日,小米以一款内置4100mAh电池的Redmi Note 12 Pro+魔改版展示了其300W有线快充技术,仅耗费5分钟就将手机充满了手机电量,充电过程中最高功率达到了290W左右,280W功率输出的时间也超过2分钟。官方称这项300W有线快充技术采用了定制的6:2电荷泵芯片,芯片最高转换效率可达98%,并且相比常规的4:2电荷泵方案还解决了大电流的发热问题。VEuednc

3月1日,小米又宣布预研固态电池技术,通过将电解液替换为固态电解质,不仅能量密度突破1000Wh/L,更大幅提升低温放电性能和安全性,称“有望一举解决手机电池三大痛点”。VEuednc

3月30日,AspenCore将在上海举办国际集成电路展览会暨研讨会(IIC Shanghai 2023),同期举办的“第25届高效电源管理及宽禁带半导体技术应用论坛”,为大家提供一个高效交流的互动平台,欢迎感兴趣的朋友到场交流。点击这里报名VEuednc

VEuednc

固态电池与普通电池最大的区别就是电解液的形态,固态电池就是将电解液全部或部分升级为固态电解质,从而具备更高的机械强度与稳定性。由于金属锂的储电能力是目前硅氧材料负极的两到三倍,能够让电池能量密度大幅跃升。VEuednc

小米官方表示,相较于传统锂电池,固态电池将电池的电解液升级为固态电解质,其具有高能量,抗低温以及安全特性,目前他们在固态电池领域的研发在实验室中取得了三项进展:VEuednc

采用固态电池能够让电池能量密度突破1000Wh/L,在小米13为原型的小机身空间内,装进6000mAh超大容量,显著改善续航。VEuednc

VEuednc

固态电池相比普通电池在-20℃下放电性能提升 20% 以上,“即便在高纬度地区也能无惧严寒尽情使用。”VEuednc

VEuednc

通过在正极底涂固态电解质陶瓷的方式,当针刺扎穿电池时,这层固态电解质会形成下弯将正极集流体包裹起来与负极隔开,阻断正极铝箔与负极材料的接触,避免正负极连通,从而将针刺实验的通过率大幅提升,保证使用安全性。VEuednc

VEuednc

虽然目前金属锂负极的实际应用仍然有很大困难,目前尚不能量产,距离真正的商用还有一段距离,但是可以看到固态电池的优势是要明显多方面胜过现在的手机电池技术,其前景非常值得期待。VEuednc

3月30日,AspenCore将在上海举办国际集成电路展览会暨研讨会(IIC Shanghai 2023),同期举办的“第25届高效电源管理及宽禁带半导体技术应用论坛”,为大家提供一个高效交流的互动平台,欢迎感兴趣的朋友到场交流。点击这里或扫码报名VEuednc

VEuednc

责编:Ricardo
  • 微信扫一扫
    一键转发
  • 最前沿的电子设计资讯
    请关注“电子技术设计微信公众号”
  • 大联大诠鼎集团推出基于Richtek产品的锂电池充电器方 大联大控股宣布,其旗下诠鼎推出基于立锜科技(Richtek)RT9490WSC芯片的锂电池充电器方案。
  • 希荻微推出新型双相40W电荷泵充电芯片 希荻微宣布推出一款用于单节锂离子电池和锂聚合物电池的低压快充芯片——HL7139A。
  • 丰田借助电池技术多样化其下一代汽车战略 作为最早将电动汽车商业化的公司之一,丰田现在生产种类繁多的汽车,例如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电池电动汽车(BEV)和混合动力汽车。涵盖下一代汽车所涉及的大部分技术的综合知识产权战略,是这种重新定位的重要支持者。
  • Qorvo PAC系列提供业界首款20单元智能电池管理单芯片 Qorvo® 今日宣布其不断壮大的电源应用控制器 (PAC) 系列推出新品 PAC22140 和 PAC25140,这是业界首个单芯片解决方案,用于支持由最多 20 个串联电池 (20s) 组成的电池组。
  • 电池管理系统创新如何提高电动汽车采用率 要在未来实现全电动化,需要进行电动动力总成系统创新,其中包括BMS、车载充电器和直流/直流转换器以及牵引逆变器。这些系统的核心是使电气化成为可能的半导体元件。
  • 如何大幅提高物联网设备的电池能效 本文探讨了如何使物联网(IoT)设备更加节能。在重点介绍毫微功耗运输模式和睡眠模式的关键作用之前,快速回顾了电池管理。 最后,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与传统方法相比,它可以更好地优化电池管理的这两个方面,从而降低功耗水平和电路板空间。
  • 利用无线BMS实现智能电池生态系统解决方案 有关电池创新的新闻往往会突出新的电池封装概念和新材料,它们有朝一日可能能够比当今的锂电池技术储存更多的电量。电池的另一个部分——电池管理系统(BMS)——则往往不为人所知,但却需要跟进并以此来支持电池创新。
  • 希荻微推出高精度锂电池充电芯片——HL7040C 希荻微宣布推出具有高集成度,高精度的小尺寸(2x2mm)单节锂电池线性充电芯片—HL7040C。
  • 中科大团队提出钙钛矿电池新结构,实现一项新世界纪录 EDN小编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官网了解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徐集贤团队与合作者,针对钙钛矿太阳电池中长期普遍存在的“钝化-传输”矛盾问题,提出了命名为PIC(porous insulator contact,多孔绝缘接触)的新型结构和突破方案,基于严格的模型仿真和实验给出了PIC方案的设计原理和概念验证,实现了p-i-n反式结构器件稳态认证效率的世界纪录,并在多种基底和钙钛矿组分中展现了普遍的适用性。
  • EDLC超级电容故障,拆开看看问题出在哪 与电池和一次性电池相比,超级电容器的充电速度更快,寿命也更长,例如 CR2032。但近日,EDN电子技术设计波兰姐妹网站有位作者表示,他一个1F/5.5V超级电容支持的内置RTC控制器出现故障,但他不确定问题出在哪。
  • 全新锂离子电池电解液,-60℃仍可提供54%的室温容量 美国马里兰大学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系教授、极端电池研究中心主任王春生团队,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电解液设计方法,将锂离子电池的工作温区从(-20℃,+50℃)扩展到(-60℃,+60℃)。
  • 精密电池化成和测试:电动汽车的游戏改变者 众多科技公司面临着将电池制造设备迅速推向市场的压力。然而,由于电动汽车电池要求严苛,这些公司不能通过使用性能低下的设备来走捷径。
广告
热门推荐
广告
广告
EE直播间
在线研讨会
广告
广告
面包芯语
广告
向右滑动:上一篇 向左滑动:下一篇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