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华为“天才少年”稚晖君新作:多运动自由度可反驱的桌面mini机器人

2022-03-17 11:50:29 EDN China 阅读:
停更近三个与的华为“天才少年”稚晖君又更新视频啦!稚晖君热衷于收集各式各样的“屏幕”。这次他淘来了一块圆形的LCD屏幕,于是他的DNA动了,想着是不是能用来做点有意思的玩意。这次他自制了一个又萌又硬的桌面小机器人ElectronBot,稚晖君表示这是个支线项目,整体难度不高。

停更近三个与的华为“天才少年”稚晖君又更新视频啦!这次他自制了一个又萌又硬的桌面小机器人ElectronBot,稚晖君表示这是个支线项目,整体难度不高。c5Iednc

c5Iednc

EDN小编就带大家来看看这款桌面小机器人是如何打造的,最终功能效果如何?c5Iednc

普通机器人功能单一开放行不强,稚晖君开脑洞

众所周知,稚晖君的主线任务都是自我挑战和学习的内容,但是因为这些项目都是边学边做的,而本次更新的项目动机, 稚晖君戏称:“这是一个捡到一个鼠标垫,想配一台电脑的故事。”c5Iednc

稚晖君热衷于收集各式各样的“屏幕”。这次他淘来了一块圆形的LCD屏幕,于是他的DNA动了,想着是不是能用来做点有意思的玩意。c5Iednc

c5Iednc

简单的手表、挂件同质化太多,且没有创意已经满足不了他了,对机器人感兴趣的他打算做一个新颖的、“又萌又硬”的机器人。c5Iednc

他很早之前就开始关注mini机器人,如早些年很火但如今已倒闭的“Anki Vector”、丰田推出的对话机器人“Kirobo Mini”、索尼曾经推出的音乐蛋“Rolly”,还有外形酷似阿童木的迷你机器人“Robi”等等。但稚晖君却认为这些机器人功能比较单一,扩展性和开放性还不强。c5Iednc

此外,迷你机器人受限于体积等因素,本身计算能力并不强,要么只能实现固定程序的一些简单功能,要么就是需要连接手机,借助手机芯片和网络功能,来实现稍微智能点的交互,如语音对话。稚晖君表示  :“不够优雅,也不够实用。”c5Iednc

c5Iednc

他想设计一款无需充电、随时待机、有强大计算能力的桌面型的迷你机器人。c5Iednc

他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把这台机器人设计成一台电脑的配件。那么就可以获得电脑上的应用程序、拥有其强大的算力、还能时刻连着USB充着电。c5Iednc

硬件设计

首先梳理一下需求,既然是机器人,那肯定是要能动的,因此要配备一套执行单元,此外,他希望在小小的机身内实现尽可能多的运动自由度,这里就涉及到对传统舵机的改造,其次需要通过USB和电脑进行曲点以及通信,这里就涉及到USB高速协议和接口开发以及驱动程序的定制,最后小圆LCD屏幕得用起来,显然就是头部的显示面板,至于它具体要显示什么内容,后面会给出很多有意思的案例。需求确定后,开始硬件方面的设计。c5Iednc

c5Iednc

因为LCD屏幕是圆形的,一台圆润可爱科幻风的机器人原型就新鲜出炉了。c5Iednc

c5Iednc

整个圆形屏幕作为全面屏的显示面板,双臂可动,而且分别有两个自由度,身体和头部也各有一个自由度。c5Iednc

稚晖君表示,这是他第一次尝试用T-Spline曲面建模。而且为了在这么小的机身内塞下6个自由度的舵机,他尝试了一些很有创意的传动方案。c5Iednc

比如他希望机器人的手臂可以同时前后和左右旋转,但手臂的位置不足以塞下一个舵机,因此只能把舵机都装到肚子里去。同时,稚晖君还希望手臂的两个自由度可以进行反驱,所以就不能使用弹簧扭簧这种方案了。c5Iednc

如何在狭小的机身中把动力从舵机传递到手臂,还要能实现动力双向传递呢?他设计了一种独特的结构。c5Iednc

c5Iednc

手臂前后的运动由一个舵机通过齿轮啮合进行传动,而另一个正交方向的运动,则由另一个舵机,通过T型推杆进行传动。c5Iednc

机器的肚子全被塞满,而且进行验证实际效果也不错,而机器人的底座则使用铝CNC进行加工。c5Iednc

下一步是电路设计环节

稚晖君使用了Cortex-M4内核MCU,STM32F4。用于驱动屏幕和控制舵机以及USB通信。c5Iednc

由于芯片本身的USB功能只支持全速或是低速的USB,稚晖君在电路上添加了高速的USB-PHY芯片,成功将理论通信速率提高到了400Mbps。由于MUC本身的主频显示,最后实际的最高通信速率也能达到300Mbps。c5Iednc

c5Iednc

这个速度远高于UART、I2C、SPI等短总线,这也给后续的软件开发提供了更多可能性。c5Iednc

c5Iednc

主控板的设计相对就比较简单了,两层PCB就搞定了。这样体积就做到了最小,和屏幕的面积保持了一致。c5Iednc

除了放在机器人头部的主控板,机器人的身体内部也有一个传感器板子,搭载了一个摄像头,以及一个红外手势传感器。c5Iednc

还有一块驱动板。因为市面上的舵机只能接收pwm信号,进行角度控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发送指令,让舵机运动,却不能接收指令,从而知道它的运动状态。同时,稚晖君想要让舵机进行反驱,就必须能让舵机随时进行输出力矩的切换。c5Iednc

c5Iednc

因此稚晖君对市面上平价的几乎最小的传统3G舵机进行了魔改,设计了一个这个迷你的舵机驱动器。c5Iednc

c5Iednc

这个小驱动器支持I2C总线通信,PID闭环控制,位置回传,也能设置最大的输出力矩,断电储存参数等等。c5Iednc

这样一来,原本6个普普通通的舵机,就被该成了6个智能舵机。c5Iednc

到这里,所有的硬件该有的都有了,也就该组装了。c5Iednc

c5Iednc

因为本体非常迷你且圆润,稚晖君给自己设计的小机器人起名叫Electron(电子)。Electron通过USB线和计算机相连,作为计算机的配件。c5Iednc

c5Iednc

机器人叫“电子”,那通过USB连接的计算机就是“电子”的“脑子”,简称“电脑”……c5Iednc

稚晖君表示本次项目的硬件并不复杂,重点在于软件端,接下来就是写BUG的阶段,包括屏幕的驱动代码,多级的驱动固定件,USB CDC协议的设备枚举和驱动定制,以及最重要的SDK设计,那完成软件开发后,“Electron(电子)”具体能干什么呢?c5Iednc

“电子”的本质可以看作是一个会动的迷你显示屏,它接收电脑端服务给它发送的信息进行动画显示,而且可以控制各个关节进行运动。c5Iednc

为了能进行更直观的交互,稚晖君开发了一格电脑端的上位机,Electron Studio作为最上层的SDK,在软件里可以看到电子的数字孪生,左边有滑动条可以改变每个关节的状态,右边显示的是机器人上面搭载的实时相机画面,下面一排重点编辑动作和表情序列的时间轴,因此我们可以进行非常傻瓜化的编辑,而且所得即所见,下面每一张图片都是时间轴上的一个关键帧,可随意插入、添加、删除、修改任意帧。c5Iednc

c5Iednc

此外,大家还记得稚晖君前面说的希望舵机能够进行反驱吗?c5Iednc

软件右上角有一个切换开关,当把它调到模型优先时,就是刚刚机器人同步软件里面动作的效果,但如果把开关调到实体优先,软件里的模型就会同步机器人实体的动作。c5Iednc

c5Iednc

以上是机器人最基础的功能,但如果只是当一个播放器的话,“电子”就跟前面提到的那些机器人没有太大区别了,而稚晖君设计它的初心就是想把它作为一个工具机器人兼电脑配件,让其能发挥一些更加实用的功能。c5Iednc

于是他给电子开发了一套完整的、多层次的开放SDK。c5Iednc

c5Iednc

前面演示的最上层是Electron Studio,属于纯图形化的交互。c5Iednc

如果想用自己写的程序控制电子的话,稚晖君还提供了Electron Player库,只通过及其简单的代码,便可链接和控制机器人,还可以设置播放内容。c5Iednc

c5Iednc

如果还想以更硬核的方式进行二次开发,稚晖君还提供了更底层的Electron LowLevel库,你可以在自己的程序中直接进行USB字节流级别的数据处理,并且拿到各种传感器的原始数据,同时由于代码都是运行在电脑主机上的,因此程序结合SDK几乎可以在电脑上做任何事情。c5Iednc

对此,稚晖君还做了几个简单范例,其一,结合AHK脚本写了一个程序,可以把电子当作一个额外的电脑输入设备来模拟键盘的按键,通过调节机器人的左右手实现控制电脑音量和亮度。c5Iednc

其二,利用机器人机身搭载的摄像头和红外手持传感器,开发了通过AI算法识别手势的程序。c5Iednc

c5Iednc

当摆出不同手势类型,就可以打开预先设定好的程序,或者切换桌面。c5Iednc

最有意思的一个应用是,稚晖君基于OpenPose开发了一个程序,用于单目的人体关键点检测。c5Iednc

如果有2台机器人的话,就可以当作视频聊天的摄像头设备,与普通摄像头不同的是,它不仅可以采集你的头像,还可以把你的脸抠出来显示上去,甚至同步你的动作。c5Iednc

c5Iednc

稚晖君还给这个应用起了一个特别的名字“量子纠缠”。c5Iednc

最后, 视频末,稚晖君附上了软硬件开源地址:c5Iednc

https://github.com/peng-zhihui/ElectronBotc5Iednc

责编:Demi
  • 这个集硬件,软件,机构设计完全一个人完成。太牛了!高山仰止!
EDN China
暂无简介...
  • 微信扫一扫
    一键转发
  • 最前沿的电子设计资讯
    请关注“电子技术设计微信公众号”
  • 用水泥和炭黑制造储能超级电容器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人类最普遍的两种历史材料,水泥和炭黑(类似于非常细的木炭),可能会成为新型低成本储能系统的基础。该技术可以在可再生能源供应出现波动的情况下使能源网络保持稳定,从而促进太阳能、风能和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 美国公司声称发现室温超导材料,被授予了高于室温的第二 位于美国佛罗伦萨州的Taj Quantum的公司在社交媒体宣布,被授予了高于室温的第二类超导体专利。据称,这种独特的 II 型超导体(专利号:17249094)可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工作,包括远高于室温的温度,从约 -100° F (-73° C) 到约 302° F (150° C) - 这是一种特性这在超导体世界中并不常见。
  • 俄罗斯“贝加尔湖”基准测试对比英特尔和华为芯片,惨败 俄罗斯服务器处理器 Baikal-S 的开发人员将其性能与美国和中国的同类芯片进行了比较。涉及六个流行指标。
  • 麻省理工发现新型量子磁铁释放电子潜力 研究人员发现了如何控制异常霍尔效应和贝里曲率来制造用于计算机、机器人和传感器的柔性量子磁体。
  • 万物电气化:探索绿色未来之路 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介绍美国年度脱碳展望(ADP)2022报告中的一些重要发现。本报告着眼于实现净零经济的各种情景。我们在本文中重点关注的方法称为“中心情景”,它遵循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时间表。
  • 后来居上,美光宣布已出样业界首款HBM3 Gen2内存 7月26日,美光宣布推出业界首款8层24GB HBM3 Gen2内存芯片,是HBM3的下一代产品,采用1β工艺节点,目前该款美光内存芯片正在向客户提供样品。
  • 下一个医疗前沿:网联可穿戴设备 医疗和消费级可穿戴设备将继续增强连接性和电池寿命,以实现对血压、体温和身体水分等多种生物标志物的实时和非侵入性监测。
  • 瑞能半导体全球首座模块工厂在上海湾区高新区正式投入 瑞能微恩半导体暨瑞能金山模块厂开业典礼在上海湾区高新区隆重举行,标志着瑞能全球首座模块工厂正式投入运营,将主要生产应用于消费、通讯、新能源以及汽车相关的各类型功率模块产品,串联客户和生态圈,积极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 TI无线MCU创新方案,助力用户加速拥抱物联网 7月21日,由AspenCore主办的“2023全球MCU生态发展大会”在深圳罗湖君悦酒店隆重举行,特邀请到MCU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德州仪器(TI)参加了“无线MCU分论坛”,论坛上,TI无线产品工程师魏天华分享了主题为“创新型无线解决方案,助力不断发展的互联世界”的演讲,为现场观众带来了TI最新的无线MCU系列,以及对于这一市场的深刻思考。
  • 中国成功发射首款柔性太阳翼卫星,折叠主体厚度不到5cm 7月23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银河航天灵犀03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该卫星主要用于卫星通信技术验证,也是中国首款使用柔性太阳翼的卫星。
  • 网传iPhone 15将采用叠层电池,这是一种什么电池技术? 根据推特用户@RGcloudS的爆料,苹果的下一代手机iPhone15系列可能会采用叠层电池技术,以提高能量密度和延长使用寿命,那这所谓的叠层电池技术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 中国首款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本源司南PilotOS正式上线 近日,据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的消息,本源司南PilotOS客户端终于正式上线。PilotOS客户端是本源量子完全自主研发的一款一站式学习与开发平台,用户可以直接进行本地量子计算编程,不需要联网使用,实现用户对量子计算软件服务“打开即用”,助力量子计算编程“小白”顺利成为量子计算编程开发者。
广告
热门推荐
广告
广告
EE直播间
在线研讨会
广告
广告
面包芯语
广告
向右滑动:上一篇 向左滑动:下一篇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