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新型矢量信号分析仪和发生器显著提高功率放大器的测试吞吐量

2013-09-26 00:00:00 EDNChina 阅读:
手机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变得更加复杂,对测试需求和测试成本产生了直接影响。工程师希望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帮助他们在进行手机功率放大器和生产线前端模块测试时能够确保性能水平满足要求,同时还可以实现最大吞吐量,降低测试成本。
随着更高带宽的标准不断演进,以及每台设备可接收到的无线电台的数量越来越多,手机功率放大器的设计也变得更加复杂,对测试需求和测试成本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工程师们希望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帮助他们在进行手机功率放大器和生产线前端模块测试时能够确保性能水平满足要求,同时还可以实现最大吞吐量,降低测试成本。 日前,安捷伦推出1MHz~3GHz或6GHz PXIe矢量信号分析仪M9391A,它是PXI和AXIe模块化产品阵容中的最新成员,具有高达160MHz的带宽,专为测试最新的无线标准而设计。 这款新的分析仪采用了创新的Fastune技术,能够通过快速的频率和幅度调节,实现空前快捷的伺服回路测试。硬件加速的功率测量可在保持测量完整性的同时最大限度提高吞吐量,从而使它在更短的时间执行更多测试,显著降低测试成本。此外,硬件可通过许可证密钥进行升级,满足不断变化的技术要求。据安捷伦公司软件和模块化解决方案部亚洲市场开发经理梁雄峰博士介绍,这一平台可用于WCDMA、LTE、LTE-A以及802.11ac等标准的测试,随着各技术标准的不断演进,该平台只需升级软件就可满足相关的测试需求。 M9391A与M9381A PXIe矢量信号发生器优势互补,可更快、更好地对无线功率放大器、收发信机和蜂窝基站(主要是微微蜂窝和毫微微蜂窝)等器件进行测试和设计验证。将PXIe矢量信号分析仪与安捷伦的X系列软件结合使用,工程师能够在确保代码兼容性和测量连续性的同时,显著加快测量速度。据介绍,X系列测量应用软件能够从产品的最初研发阶段针对主要无线通信和连通性制式进行测试,并可确保轻松访问新标准,而无需返还或更换硬件。 M9391A PXIe矢量信号分析仪现已上市,主要包括以下模块:M9350A下变频器、M9301A合成器、M9300A频率参考和M9214A数字转换器。通过许可证密钥软件升级,该分析仪还可进一步增加分析带宽、频率范围、存储器和更快的开关切换。 近年来,模块化测试仪表市场成长快速,安捷伦三年前首次面向这一市场推出四五十种产品,迄今为止,其产品数量已经翻番。对此,安捷伦软件和模块化解决方案部的模块化解决方案市场经理Mario Narduzzi表示:“尽管不是最早进入这一市场,但是基于在测试测量领域60年卓越的技术积累和不断创新的研发精神,安捷伦正在将台式仪表领域的经验转移到模块化仪表市场,让用户能够享有与台式仪表同样的测量精度和信号完整性等高性能指标。同时,安捷伦也正在将高端台式仪表的应用软件移植到模块化仪表上,从而保证测试的一致性。” Mario Narduzzi强调,在模块化仪表领域,安捷伦侧重射频、微波和数字领域,首先会推出一些基本的模块化产品,下一步则会推出多样化的解决方案。安捷伦软件和模块化解决方案部全球合作伙伴和学院经理Joseph E.Kovacs补充道,亚太区是安捷伦的重点市场,他们希望把专业的测量技术带给中国的合作伙伴,帮助他们开拓新的领域。目前主要寻找的合作伙伴是那些能够利用安捷伦现有产品、参考平台或方案来搭成完整解决方案的公司,未来安捷伦会提供更多的工具、IP,便于他们开发设计,最终形成完整的解决方案。 《电子技术设计》网站版权所有,谢绝转载
  • 微信扫一扫
    一键转发
  • 最前沿的电子设计资讯
    请关注“电子技术设计微信公众号”
  • 英伟达惨遭背刺,这个SDK让AMD平台也能运行CUDA 近日,AMD正式推出了HIP SDK,这是ROCm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基于开源ROCm解决方案,HIP SDK使消费者可以在各类GPU上运行CUDA应用,为专业和消费级GPU提供CUDA支持。
  • 电池能用三十年?美国Ener Venue称推出革命性电池技术 三元锂离子电池的理论寿命约为800次循环,磷酸铁锂约为2000次,而钛酸锂据说可以达到1万次循环,也就是说常规普通人使用的锂离子电池每天完全充放电三次,最多也就能用上几年的时间。虽然相较于铅酸电池200-300次的循环寿命来说,这已经是很大幅度的提升了,但现在有一家公司宣称他们的电池可以充放电30000次,每天充放电三次,能用30年。
  • 测试中比友商温度低14度,一加天工散热系统怎么做到的? 7月27日,一加在2023年ChinaJoy上发布了全球首创的散热技术,即航天级三维立体散热系统“天工散热系统”,这是一加的又一次新的尝试,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 后来居上,美光宣布已出样业界首款HBM3 Gen2内存 7月26日,美光宣布推出业界首款8层24GB HBM3 Gen2内存芯片,是HBM3的下一代产品,采用1β工艺节点,目前该款美光内存芯片正在向客户提供样品。
  • 韩国造世界首个室温超导体,闹剧还是新的未来? 7月22日,韩国的一个科研团队在预印本网站arXiv平台上上传了两篇论文,声称发现了世界上首个常压室温超导体,这种材料是一种改性铅磷灰石名为LK-99,超导临界温度在127摄氏度,即400K以上,而且在常压下就具备超导性。
  • TI无线MCU创新方案,助力用户加速拥抱物联网 7月21日,由AspenCore主办的“2023全球MCU生态发展大会”在深圳罗湖君悦酒店隆重举行,特邀请到MCU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德州仪器(TI)参加了“无线MCU分论坛”,论坛上,TI无线产品工程师魏天华分享了主题为“创新型无线解决方案,助力不断发展的互联世界”的演讲,为现场观众带来了TI最新的无线MCU系列,以及对于这一市场的深刻思考。
  • 降低侵入式风险,清华开发出“入耳式”脑机接口 近日,清华大学研究团队宣布开发出一种名为SpiralE BCI的脑机接口,该器件采用“入耳式”设计,使用者只需要将器件插入耳道,即可读取相应脑电波信息,侵入性远远低于其他的侵入式脑机接口设备。
  • TETRA标准被曝存在后门漏洞,1分钟内就能被破解 TETRA是由ETSI制定的开放性无线数字集群标准,据称该技术标准是世界上最安全、最可靠的无线电通信标准之一。而就在近日有研究人员发现该标准存在着多个安全漏洞,可以暴露通过该标准传输的敏感数据。
  • 网传iPhone 15将采用叠层电池,这是一种什么电池技术? 根据推特用户@RGcloudS的爆料,苹果的下一代手机iPhone15系列可能会采用叠层电池技术,以提高能量密度和延长使用寿命,那这所谓的叠层电池技术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 中国首款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本源司南PilotOS正式上线 近日,据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的消息,本源司南PilotOS客户端终于正式上线。PilotOS客户端是本源量子完全自主研发的一款一站式学习与开发平台,用户可以直接进行本地量子计算编程,不需要联网使用,实现用户对量子计算软件服务“打开即用”,助力量子计算编程“小白”顺利成为量子计算编程开发者。
  • 立足实际客户应用场景,无线MCU让世界更加智能、互联 2023年7月21日,由AspenCore主办的“2023全球MCU生态发展大会”在深圳罗湖君悦酒店隆重举行,邀请德州仪器、Microchip、意法半导体、欧米智能等知名企业和众多专家学者参加了“无线MCU分论坛”,一同探讨无线MCU的无限可能。
  • 射频电磁仿真为什么需要新方法? 本文将讨论电磁仿真和电磁仿真的进展,这些进展可能有助于加快运行速度,并且在执行更高效仿真的同时不会降低精度。
广告
热门推荐
广告
广告
EE直播间
在线研讨会
广告
广告
面包芯语
广告
向右滑动:上一篇 向左滑动:下一篇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