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芯片大神 Jim Keller 的硅谷经历是怎样的?AMD、Intel,苹果,特斯拉......

2021-01-08 11:17:44 综合报道 阅读:
Jim Keller(吉姆·凯勒),在芯片界,应该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其传奇的经历和辉煌的业绩成为各大芯片公司求贤如渴的对象。从AMD到Intel,从苹果到特斯拉,各大知名公司都曾呆过,也都做出过非常厉害的芯片,但自去年从英特尔离职后,曾不知去向,此间很多人都在猜测他的下一个站是哪里,甚至有网友呼吁他来华为,不过最近被曝加入了一家叫Tenstorrent的人工智能AI芯片初创公司。

Jim Keller(吉姆·凯勒),在芯片界,应该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其传奇的经历和辉煌的业绩成为各大芯片公司求贤如渴的对象。从AMD到Intel,从苹果到特斯拉,各大知名公司都曾呆过,也都做出过非常厉害的芯片,但自去年从英特尔离职后,曾不知去向,此间很多人都在猜测他的下一个站是哪里,甚至有网友呼吁他来华为,不过最近被曝加入了一家叫Tenstorrent的人工智能AI芯片初创公司。0Keednc

2020年6月11日,英特尔突然宣布负责硅工程部门(Silicon Engineering Group)的高级副总裁 Jim Keller 因为个人原因辞职,辞呈立即生效。虽然在接下来的六个月中,他还是继续担任公司顾问以协助工作交接,但此间很多人都在猜测Jim Keller后续去向,甚至有网友呼吁他来华为。0Keednc

如今六个月大限已到,大神的新去处也正式公开。0Keednc

最新东家:Tenstorrent

据路透1月5日消息,Jim Keller已经加入了位于加拿大多伦多的一家开发人工智能(AI)芯片的初创公司Tenstorrent。0Keednc

0Keednc

1月6日, Tenstorrent官方发布新闻称,任命业内资深人士Jim Keller为公司总裁兼首席技术官,以及董事会成员。Jim Keller将带领Tenstorrent解决软件2.0所需要的硬件解决方案,使用机器学习的方法来解决以前由传统软件解决的问题。0Keednc

据公开资料,Tenstorrent由AMD和英伟达的资深人士Ljubisa Bajic于2016年共同创立,旨在通过一种新方法和体系结构,创建模拟人类大脑工作方式的AI芯片,更节能的同时推动人工智能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发展,满足对软件2.0(Software 2.0)时代快速增长的计算需求。0Keednc

0Keednc

该公司已于2020年4月7日在官网上公布一款高性能AI处理器Grayskull,基于GlobalFoundries 的12nm工艺,包含120个定制内核,其中包含TENSIX内核组成的核心阵列,以及五个用于非标准操作(例如条件接收)的RISC-V内核。处理器在65 W功耗下即可提供368 TOPS的8位计算, 并支持多达8个通道的LPDDR4 DRAM和16通道的PCIe Gen4。 每个TENSIX核心具备完全C++可编程、多线程、前端功能;高面积和功率效率矩阵计算引擎;强大灵活的SIMD引擎等。0Keednc

Tenstorrent称其新的架构方法将通过适应模型的确切输入并紧密集成计算和网络,使处理器能够随着AI模型的持续增长而扩展。Grayskull可以用来模仿人脑,它们被设计成可以忽略冗余信息,并对例如汽车、狗狗等图片做出不同的反应,所有这些都是为了更加省电。0Keednc

0Keednc

预计在2021年,Tenstorrent将发布其新一代网络交换及机器学习处理器,代号“虫洞(Wormhole)”。它将不仅专注于训练,还注重加速,捆绑了一个16x100G以太网端口交换机。从训练到加速的转变需要更快的内存接口,因此有6个GDDR6通道,而不是8个LPDDR4通道。与追逐HBM集成的其他AI芯片相比,这可能看起来有点Low,但是Tenstorrent的计划似乎更符合中端成本结构,但与那些推动尖端技术发展的芯片相比,Tenstorrent的机器学习计算效率更高。0Keednc

Tenstorrent显示,公司初创团队汇集了计算架构、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先进系统和神经网络编译器领域的专家,都拥有十多年的软件、硬件、系统等方面经验,有过在AMD、英特尔、ARM、Altera等芯片公司工作的经历,一直以来Ljubisa Bajic担任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兼首席架构师,他曾在AMD领导过电源架构设计和在英伟达参与过Tegra系统架构设计。0Keednc

0Keednc

Jim Keller此前曾在AMD与Ljubisa Bajic合作,并亲自为这家初创公司提供了第一笔资金。0Keednc

在《2020年最值得关注的10家国外AI芯片初创公司》一文中,外媒CRN作者Dylan Martin盘点了2020年最酷的10家AI芯片初创公司,Tenstorrent位居其中,目前他们已经得到Eclipse Ventures和Real Ventures等投资机构的支持,该公司已经从Eclipse Ventures和Real Ventures等投资机构筹得至少3320万美元的资金。0Keednc

对于此次加入Tenstorrent,Jim Keller表示:“软件2.0时代是计算创新的最大机会,因为最终的计算创新需要对计算和底层软件进行全面的重新思考。Tenstorrent取得令人瞩目的进步,凭借最有前途的架构,有望成为下一代计算巨头。”0Keednc

Keller将帮助Tenstorrent团队,在人工智能市场上与Nvidia、亚马逊等大型竞争对手以及其他众多初创公司展开竞争。0Keednc

芯片大神的“足迹”

0Keednc

Jim Keller0Keednc

0Keednc

Keller任职经历0Keednc

1980-1998年,Jim Keller曾一直在 DEC(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 做架构师,在20世纪90年代 DEC Alpha 处理器的设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0Keednc

1998年,Jim Keller加入AMD,研发了Athlon K7处理器,带领K8项目,击败英特尔的64位安腾(Itanium),使得AMD第一次在利润丰厚的服务器芯片领域站稳了脚跟。0Keednc

1999年,工作一年后,他前往创业公司 SiByte 担任首席架构师,主要负责MIPS架构网络芯片研发。后者在2000年被 Broadcom 以20亿美元的股票收购,在那里他继续工作直到2004年。0Keednc

2004年,Keller转投专注研发移动处理器的创业公司P.A. Semi,担任首席工程师,负责低功耗移动处理器研发。0Keednc

2008年初,他去了苹果,苹果也收购了P.A. Semi的团队,继续为iPhone开发A系列处理器。A4、A5芯片就出自他手,也成就了乔布斯自研芯片的战略。0Keednc

2012年,Keller重新加入了AMD担任公司副总裁兼首席核心架构师,带领开发新的微架构,代号“Zen”。0Keednc

2015年,Keller再次离开AMD,加入特斯拉,为公司的电动汽车开发自动驾驶工程技术,负责Autopilot和领导低压硬件部门。0Keednc

2018年,Keller加入英特尔 ,领导团队开发新的微处理器,这是该公司超越核心PC和服务器业务竞标的一部分。过去两年时间,Keller一直是英特尔10nm工艺处理器的负责人,旨在帮助英特尔修正研发延误而影响的长期规划路线。0Keednc

0Keednc

然而在2020年6月,Keller离开了工作两年的英特尔,众多行业分析师纷纷猜测其去向,如今终于水落石出。不过从他此前的从业经验来看,每次时间都比较短,完成项目就会离开,去寻找新的挑战。0Keednc

Keller在接受HPCwire采访时被称作“值得关注的人”,他也描述了他有趣的职业生涯:“第一,我一直致力于解决有趣的问题。第二点是我真正地了解了我正在做的事情,以及设计结果的好坏(无论好坏)。细节和问题启发了我,我们从错误中学到的,往往比成功要多。”0Keednc

  • 微信扫一扫
    一键转发
  • 最前沿的电子设计资讯
    请关注“电子技术设计微信公众号”
  • IEC 61000-4-3标准的步进频率 本文重点在于讨论如何使用更简略的步骤进行IEC 61000-4-3标准的EMI/EMC测试,以加快产品开发时间...
  • 浅谈锥形电感器 在射频(RF)和微波工作时,有一种情况是必须将直流电源(DC)导入信号传输线,但又不至于降低该线路的高频作用...
  • 面向低功耗工业4.0应用的可编程安全功能 本文概述了FPGA如何推进纵深防御方法的发展以开发安全应用程序,这是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满足IoT和边缘计算迅速增长的需求的必经之路。本文介绍了安全功能在硬件、设计和数据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在安全性的三个要素(机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基础上构建应用程序。
  • 如何避免音频信号处理中的常见错误 音频信号处理产品的设计和编码软件有其独特的挑战。那么,开发人员最常犯的错误是什么?如何避免这些错误呢?
  • 2022版工程师年节送礼指南 过去几年因新冠疫情导致的家庭办公设备需求增加以及供应受限,几乎我们手上能拿到什么东西就得马上以标价买下来。所幸这些问题最近正逐渐缓解,因此我们今年更可能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了。看看今年的新版年节《购物指南》为工程师提供哪些送礼建议...
  • 全球半导体行业人均收入27.5万美元,人才短缺是最大的挑 德勤最近发布了一份名为《全球半导体人才短缺》的报告,该报告审视了当今行业的现状,并确定了行业可以采取的行动来识别、招聘和培养必要的劳动力。
  • 硬件明明比软件更难,但为何硬件工程师的收入低于软件工 为何付出同样的努力,学习了诸如信号处理,模数电路等复杂且折磨人的专业知识,感觉比付出同样精力的软件同学通过考试更辛苦,最后就业收入远低于同学校甚至同院系的同学?硬件明明比软件更难,国内的硬件技术也不如软件,为什么硬件工程师待遇还不如软件?
  • 理工类专业的薪酬更高,前三名为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 高考刚结束,志愿填报成了考生及家长当下关注的焦点。某人力机构发布的《2022年大学生就业前景研判及高考志愿填报攻略》显示2021届应届大学生整体就业形势、不同院校及专业毕业后的薪酬情况,数据显示双一流院校毕业生具备更强的就业竞争力,首份工作月薪上也领跑。
  • 台积电、联电校招万人,业内人士:行业薪资达十年来最高水 近日,台积电、联电开启了校招活动,其中,台积电预计招募超过8000名新员工、联电预计招募 2000 名人才,硕士毕业工程师平均年薪上看200万新台币,约合人民币45万元。晶圆厂们大手笔扩招源于晶圆厂们2021年的“疯狂”扩产。
  • 2021最受欢迎技术文章排行TOP 10:小知识 在过去的2021年里,是哪些文章吸引了大家的关注点赞转发三连呢?EDN小编从几个热门类别中,选出最热门的几篇技术文章分享给大家。
  • 种下硅林的泰克,更期待创造未来 有人说,如果你在硅林有一份高科技工作,那么你可以能要感谢泰克。
  • 通信行业为何频繁加班?套路到底有多深? 网上关于加班的新闻越来越多。人们对于加班现象的声讨,也越来越激烈。既然国家现在提倡合法用工,拒绝强制加班,那么,问题来了——我们通信行业是否也会减少加班呢?通信行业,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加班?都是合理合法的吗?面对加班,通信人又有哪些常见套路?
广告
热门推荐
广告
广告
EE直播间
在线研讨会
广告
广告
面包芯语
广告
向右滑动:上一篇 向左滑动:下一篇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