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发展空间无限,复合机器人引领自动化丰富可能

2021-11-23 13:42:28 阅读:
2021年被誉为复合机器人元年,这代表着行业认可复合型机器人成为未来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如同拥有了人的腿、手、眼,复合机器人能够满足工业运用场景愈发细分的生产需求。

2021年被誉为复合机器人元年,这代表着行业认可复合型机器人成为未来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如同拥有了人的腿、手、眼,复合机器人能够满足工业运用场景愈发细分的生产需求。有中国工业媒体预估,至2025年,本土复合机器人的销量有望突破1.2万台。 G1Uednc

早在2020年2月,全球移动机器人市场的领导者- Mobile Industrial Robots(以下简称:MiR便与优傲机器人(Universal Robots,以下简称为UR)携手,投资3,600万美元在丹麦共同建立协作机器人中心,强强联手开拓复合机器人市场。G1Uednc

MiR的自主移动机器人(Autonomous Mobile Robot – AMR)通过搭配UR的协作机器人手臂及相关夹具,即可形成复合型移动协作机器人。复合机器人兼具了AMR行驶底盘自主导航的能力,以及协作机器人手臂精准的抓取、识别、上下物料等功能,能够承担工业制造业场景多样的自动化工作,满足灵活需求。 G1Uednc

柔性安全叠加精细动作,复合机器人优势显著

MiR AMR的优势在于其柔性与安全性。一方面,双激光扫描仪与多项安全功能配置可以保证机器人在人机混流作业环境中稳定运行,包括区域屏蔽、安全限制速度、安全保护停车、系统紧急停车等,能够充分避免碰撞事故。另一方面,AMR的自主导航技术意味着在不改变任何物理环境的前提下,便可快速部署。MiR AMR简单易用,普通员工经过短时间培训便可学会操作。而搭配了协作机械手臂的AMR,功能获得了全面拓宽。 以UR机械手臂为例,能够完成包括包装码垛、质量检测、抓放、焊接、组装乃至质量检测等精细化的工作。这些拓展后的功能适用于快消、仓储物流、工业制造、3C精密生产等多领域。G1Uednc

G1Uednc

精密扫描,质检样品拣选自动化

G1Uednc

以快销品行业为例,面对产品品类繁多,生产周期越来越短的情况,生产制造需要满足市场交货期更短、更准时及价格压力更大的多层次要求。车间作为任何制造型企业G1Uednc

的中心,其效率管理好坏,直接影响着产品“质量、成本、交货期”各项指标的完成。 搭配UR机械臂的MiR AMR, 可以肩负起在产线自主移动,实现从生产线到质检实验室及存储区域的质检样本自动拣选与运输自动化,简化了相关工作流程,从而帮助产线提升效率。 G1Uednc

精准抓取,产线上下料自动化

通过采用复合机器人,生产车间、机台、产线之间便能够实现物料转运自动化。复合机器人可以运输并且抓取各种规格的产品,在不同工位之间移动,大幅降低生产线对人工物料运输及上下料的依赖。 G1Uednc

G1Uednc

MiR目前有六台搭配UR协作机械臂的AMR在位于南京的中德智能制造研究院中运行。 这六台复合机器人与中德研究院内的加工中心配合,嵌入其工业移动协作分拣系统,展示和培训产品的上下料、转移运输等环节。 G1Uednc

顶部模块,增强版工业自动化G1Uednc

INCLUDEPICTURE "http://www.iianews.com/resupload/00000000000000000011/116002009002/1604302806505_1.png" \* MERGEFORMATINET MiR AMR的开放性与适配性极强,除了连接机械手臂形成复合机器人,也可以通过和不同顶部模块衔接,进一步增强其功能和使用场景。 通过解决方案平台MiRGo,G1Uednc

MiR AMR得以适配数十种开箱即用的解决方案,其中便包括Nord Modules托盘模块。 G1Uednc

G1Uednc

搭配托盘模块的MiR AMR可将物料运输至指定点位,然后与复合机器人无缝衔接,进而完成精细物料抓取动作,增强工业领域自动化的场景。   G1Uednc

MiR目前共有七款不同载重等级的AMR产品,从最轻量的一百公斤,到一千三百五十公斤,能够满足多行业产线全场景运用。在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MiR也在不断开拓AMR的功能边界与运用场景,包括继续研发复合机器人的应用。 此外,MiR将于12月于北京及上海分别举办技术分享活动,届时将展现复合机器人功能,并将于全球首次展出今年新发产品MiR1350 AMR。 G1Uednc

-G1Uednc

关于Mobile Industrial Robots

Mobile Industrial Robots(MiR)致力开发并销售业界领先的自主移动机器人(Autonomous Mobile Robot,简称:AMR)。AMR技术能够快速,轻松且经济高效地管理内部物流,让员工能够转而从事更有价值的工作。 目前全球已有数百家来自制造业、物流业及医疗卫生领域的客户引入了MiR的创新机器人,这些企业机构的规模涵盖大型跨国集团及来自各国各地区的中型本土企业。 G1Uednc

作为全球移动机器人市场的领导者,MiR在60多个国家及地区设立了分销网络,并在纽约,圣地亚哥,新加坡,法兰克福,巴塞罗那,东京和上海设有地区办事处。MiR由经验丰富的丹麦机器人行业专业人士创立,总部位于丹麦欧登塞,并于2018年由全球著名的自动测试设备供应商泰瑞达(Teradyne)收购。如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我们的网站: https://www.mobile-industrial-robots.com.cn/zh/G1Uednc

  • 微信扫一扫
    一键转发
  • 最前沿的电子设计资讯
    请关注“电子技术设计微信公众号”
  • 米尔基于Zynq 7000系列单板的FPGA农业生产识别系统 随着农业生产模式和视觉技术的发展,农业采摘机器人的应用已逐渐成为了智慧农业的新趋势,通过机器视觉技术对农作物进行自动检测和识别已成为采摘机器人设计的关键技术之一,这决定了机器人的采摘效果和农场的经济效率。
  • 晶圆厂联手封测厂,为供应链赋予新意 在半导体产业日益关注封装技术创新,以超越芯片微缩的困境之际,晶圆厂联手封测厂的合作伙伴关系将支撑起下一代封装技术,并彰显封装技术在半导体供应链的重要意义...
  • IEC 61000-4-3标准的步进频率 本文重点在于讨论如何使用更简略的步骤进行IEC 61000-4-3标准的EMI/EMC测试,以加快产品开发时间...
  • 用于GaN HEMT的超快速分立式短路保护 GaN HEMT的保护电路必须比硅基MOSFET中使用的传统短路和过流保护方法更快。
  • 等离子体抛光干式蚀刻为下一代SiC带来质量优势 尽管化学机械抛光(CMP)有一段时期一直是最常用的基板抛光技术,但随着一种新引进的技术——等离子体抛光干式蚀刻(PPDE)被提出,可望克服CMP带来的一些限制。
  • Arteris FlexNoC 5物理感知NoC IP,物理融合速度快5倍 据Arteris官网消息,系统IP供应商Arteris宣布推出物理感知片上网络(NoC)互连IP Arteris FlexNoC 5,可使SoC架构团队、逻辑设计人员和集成商能够整合跨功率、性能和面积(PPA)的物理约束管理,以提供连接SoC的物理感知IP。该技术使物理融合速度比手动优化快5倍,且布局团队可以减少汽车、通信、消费电子、企业计算和工业应用的迭代次数。
  • 谷歌达成量子计算机第二里程碑,实现量子计算纠错 2月24日,谷歌CEO Sundar Pichai撰写博客,称公司量子计算又向前迈了一大步。谷歌量子AI团队有史以来首次通过实验证明:可以通过增加量子比特的数量来减少错误。在其最新的研究中,谷歌用49个物理量子比特制作的逻辑量子比特超越了用17个量子比特制作的逻辑量子比特。
  • 中科大团队提出钙钛矿电池新结构,实现一项新世界纪录 EDN小编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官网了解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徐集贤团队与合作者,针对钙钛矿太阳电池中长期普遍存在的“钝化-传输”矛盾问题,提出了命名为PIC(porous insulator contact,多孔绝缘接触)的新型结构和突破方案,基于严格的模型仿真和实验给出了PIC方案的设计原理和概念验证,实现了p-i-n反式结构器件稳态认证效率的世界纪录,并在多种基底和钙钛矿组分中展现了普遍的适用性。
  • “IDM929”14nm工艺自研国产GPU芯片即将流片 2月14日消息,据智绘微电子官方消息,该公司自研国产GPU芯片“IDM929”已完成设计,即将进入流片阶段。
  • 国内首个类ChatGPT模型MOSS内测,中国版ChatGPT还差什么 2月20日,复旦大学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邱锡鹏教授团队发布国内首个类ChatGPT模型MOSS(https://moss.fastnlp.top/),现已发布至公开平台,邀公众参与内测。
  • 国内首款高功率人眼安全波段VCSEL芯片 据报道,近日,长春中科长光时空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简称:长光时空)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简称:长春光机所)联合发布了在人眼安全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方面的最新成果。
  • NOR Flash克服可穿戴设备设计挑战 为了持续改进下一代设备中的各种功能,可穿戴设备和耳戴式设备依赖于内存。内存是实现高级设备的关键设计因素...
广告
热门推荐
广告
广告
EE直播间
在线研讨会
广告
广告
面包芯语
广告
向右滑动:上一篇 向左滑动:下一篇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