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一加 8 Pro禁用“透视”功能,“滤光镜头”惹的祸?

2020-05-20 10:58:06 网络整理 阅读:
一周前,外网著名数码博主Marques Brownlee发推特称,OnePlus 8 Pro手机后置4摄模组在使用“秋意”滤镜的情况下,可以透视没有实装IR shield(红外屏蔽)功能的塑料遥控器。在名人效应下,大量老外加入使用OnePlus 8 Pro进行“透视”拍摄的行列……

5月19日凌晨2:15,一加手机官方在微博上发表声明称,受到近日频频发生的“透视”风波的影响,为了保证用户的个人隐私安全,消除大家的担忧,决定即日起通过升级暂时禁用“秋意”滤镜功能,本次更新将在一周之内完成推送。rm0ednc

rm0ednc

事件的起因是一周前,外网著名数码博主Marques Brownlee发推特称,OnePlus 8 Pro手机后置4摄模组在使用“秋意”滤镜的情况下,可以透视没有实装IR shield(红外屏蔽)功能的塑料遥控器。在名人效应下,大量老外加入使用OnePlus 8 Pro进行“透视”拍摄的行列。rm0ednc

rm0ednc

手机摄像头模块中“滤光镜头”惹的祸

其实,根据,一加手机官方给出的参数,“秋意”滤镜带来的透视功能,是由手机摄像头模块中500万像素的“滤光镜头”实现的。rm0ednc

一加8Pro 的相机模块rm0ednc

这个滤光镜头模块,可以把日常生活中的可见光给阻挡掉只留下红外光过滤进来,从而造成透视的效果。rm0ednc

一加员工@逍遥怪河马 在事件发生后也立刻辟谣,并在微博上详细解释道:这个摄像头就是个特殊滤镜摄像头,是可以提供一些红外摄影功能,而且红外摄影也是摄影领域里面虽然小众但也非常古老成熟的一个东西,甚至每年都有专门的摄影赛事,各电商平台也有专业红外摄影器材。它肯定没有大家说的那么吓人,也没这个本事,收起你们的大胆想法。rm0ednc

rm0ednc

但是一加员工的辟谣并没有产生效果,这个消息依然在国内社交媒体引起了轩然大波。rm0ednc

有“透视”效果的红外线

那么这个红外光是怎么透视物体的呢?rm0ednc

我们日常生活里说的光,一般是指严谨意义上的可见光(Visible light),这个范围就是人眼在整个电磁波谱中能够接收到的部分,约为380nm ~760nm。然而在人类肉眼能够看到的可见光范围以外,还有着诸如伽玛射线、X射线、紫外线、红外线等光线。他们与我们能看见的光线一样,都是真实存在的。rm0ednc

rm0ednc

所以从整个光谱来看,人类所看见的光其实源自于我们的生理局限。那么这些“透视门”背后的元凶——红外线到底有着什么样的神奇?是否真的能够穿透物体,达到透视?rm0ednc

红外线(Infrared,简称IR)指的是波长范围从760nm到1000nm之间的电磁波。它具有热效应,只要高过绝对零度(-273.15℃)的物体便可以产生红外线,所以我们只要利用一个红外传感器,就可以接收到周围物体散发出的红外线,并将其转化成可见光图像。这样捕捉光线的方式最终被我们做成了产品——红外夜视仪。rm0ednc

因为夜视仪利用的是红外热效应的原理,对于可见光的要求不高,所以即使在漆黑的夜里我们也可以捕捉到很多肉眼完全看不清的图像。除此以外,我们还会利用红外热效应制作体温计、监控设备等。rm0ednc

那么除了热效应以外,红外线还有什么特别之处吗?那就不得不提提它的透视效果了。红外线相比于可见光属于波长较长的光线,而波长越长,光线的穿透性就会越差。所以逻辑上来说红外线应该不具备透视性啊?rm0ednc

但是,当光在进行传播中,遇到一定的障碍物后,它具有离开直线路径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的能力,这种能力在物理学上叫做光的衍射(diffraction)。rm0ednc

rm0ednc

而在这个过程中,若障碍物的尺寸小于直射光的波长时,就更容易产生衍射现象。所以相比于可见光,波长更长的红外线更容易“穿”过一些障碍物。rm0ednc

  • 人性本恶
  • 我想写一个比较公正正确的评论,红外摄像头在工业特别常用,包括我检修电路也会使用红外摄像头的手机特制的,也就是改了个红外发射器,包括我的华为荣耀八,也有红外功能,但是它是用于对焦的,在黑暗的光亮中对焦,很容易实现,红外热成像,也用此种原理,这部手机非常不错,尤其是工业用途,我只需要下载一个红外热成像软件就可以用,它的热成像功能,尤其是我检测10k伏的电路,直接可以通过手机测,方便好用
  • 这是为偷拍的提供了想法
  • 都是假的。
  • 微信扫一扫
    一键转发
  • 最前沿的电子设计资讯
    请关注“电子技术设计微信公众号”
  • 用水泥和炭黑制造储能超级电容器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人类最普遍的两种历史材料,水泥和炭黑(类似于非常细的木炭),可能会成为新型低成本储能系统的基础。该技术可以在可再生能源供应出现波动的情况下使能源网络保持稳定,从而促进太阳能、风能和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 一种用于电路板回收的新基材:遇水能溶 英国的Jiva Materials公司开发了一种新型的PCB基材Soluboard,这种基材是由天然纤维包裹在一种无卤的聚合物中制成的,与行业内经常使用的FR-4基材不同,这种材料只要在90摄氏度左右的热水中浸泡30分钟,就可以分层溶解···
  • 机器人版的ChatGPT,谷歌新模型泛化能力大幅提高 7月28日,Google DeepMind宣布以训练AI聊天机器人的方式训练了一款全新的机器人模型Robotic Transformer 2(RT-2),这是一种新颖的视觉-语言-动作(VLA)模型,可以从网络和机器人数据中学习,并将这些知识转化为机器人控制的通用指令。
  • 英伟达惨遭背刺,这个SDK让AMD平台也能运行CUDA 近日,AMD正式推出了HIP SDK,这是ROCm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基于开源ROCm解决方案,HIP SDK使消费者可以在各类GPU上运行CUDA应用,为专业和消费级GPU提供CUDA支持。
  • 头部跟踪功能如何提升您的空间音频体验 音频已成为我们使用媒体时沉浸感和逼真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的技术正在加强各种体验本身的沉浸式体验,让它们更加栩栩如生,但如果没有头部跟踪,由于大脑无法解决这种关键的含糊不清问题,这种沉浸感可能会被破坏。
  • 电池能用三十年?美国Ener Venue称推出革命性电池技术 三元锂离子电池的理论寿命约为800次循环,磷酸铁锂约为2000次,而钛酸锂据说可以达到1万次循环,也就是说常规普通人使用的锂离子电池每天完全充放电三次,最多也就能用上几年的时间。虽然相较于铅酸电池200-300次的循环寿命来说,这已经是很大幅度的提升了,但现在有一家公司宣称他们的电池可以充放电30000次,每天充放电三次,能用30年。
  • 2023 中国国际汽车电子高峰论坛(上海)
  • 后来居上,美光宣布已出样业界首款HBM3 Gen2内存 7月26日,美光宣布推出业界首款8层24GB HBM3 Gen2内存芯片,是HBM3的下一代产品,采用1β工艺节点,目前该款美光内存芯片正在向客户提供样品。
  • 韩国造世界首个室温超导体,闹剧还是新的未来? 7月22日,韩国的一个科研团队在预印本网站arXiv平台上上传了两篇论文,声称发现了世界上首个常压室温超导体,这种材料是一种改性铅磷灰石名为LK-99,超导临界温度在127摄氏度,即400K以上,而且在常压下就具备超导性。
  • 瑞能半导体全球首座模块工厂在上海湾区高新区正式投入 瑞能微恩半导体暨瑞能金山模块厂开业典礼在上海湾区高新区隆重举行,标志着瑞能全球首座模块工厂正式投入运营,将主要生产应用于消费、通讯、新能源以及汽车相关的各类型功率模块产品,串联客户和生态圈,积极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 TI无线MCU创新方案,助力用户加速拥抱物联网 7月21日,由AspenCore主办的“2023全球MCU生态发展大会”在深圳罗湖君悦酒店隆重举行,特邀请到MCU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德州仪器(TI)参加了“无线MCU分论坛”,论坛上,TI无线产品工程师魏天华分享了主题为“创新型无线解决方案,助力不断发展的互联世界”的演讲,为现场观众带来了TI最新的无线MCU系列,以及对于这一市场的深刻思考。
  • TETRA标准被曝存在后门漏洞,1分钟内就能被破解 TETRA是由ETSI制定的开放性无线数字集群标准,据称该技术标准是世界上最安全、最可靠的无线电通信标准之一。而就在近日有研究人员发现该标准存在着多个安全漏洞,可以暴露通过该标准传输的敏感数据。
广告
热门推荐
广告
广告
EE直播间
在线研讨会
广告
广告
面包芯语
广告
向右滑动:上一篇 向左滑动:下一篇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