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麻省理工开发出一种纸一样薄的扬声器

2022-04-28 15:43:27 MIT 阅读:
这种灵活的薄膜设备有可能将任何表面变成低功耗、高质量的音频源。

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程师开发了一种纸薄的扬声器,可以将任何表面变成有源音频源。nMYednc

nMYednc

这种薄膜扬声器产生失真最小的声音,而使用传统扬声器所需能量的一小部分。该团队演示的手掌大小的扬声器重量约为一角硬币,无论薄膜粘合到什么表面,都可以产生高质量的声音。nMYednc

为了实现这些特性,研究人员开创了一种看似简单的制造技术,该技术只需要三个基本步骤,并且可以按比例放大以生产大到足以覆盖汽车内部或房间墙纸的超薄扬声器。nMYednc

使用这种方式,薄膜扬声器可以在嘈杂的环境(例如飞机驾驶舱)中通过产生相同幅度但相反相位的声音来提供主动降噪;两种声音相互抵消。这种灵活的设备还可以用于沉浸式娱乐,可能是通过在剧院或主题公园游乐设施中提供 3D 音频。而且由于它重量轻且运行所需的电量非常少,因此该设备非常适合电池寿命有限的智能设备上的应用。nMYednc

“拿一张看起来像细长纸的东西,在上面贴上两个夹子,将它插入电脑的耳机端口,然后开始听到它发出的声音,感觉非常棒。它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一个人只需要一点点电力来运行它,”Fariborz Maseeh 新兴技术主席、有机和纳米结构电子实验室 (ONE Lab) 负责人、MIT.nano 主任和该论文的高级作者 Vladimir Bolović 说.nMYednc

nMYednc

Bulović与ONE实验室博士后Jinchi Han、电气工程Vitesse教授Jeffrey Lang共同撰写了这篇论文。 该研究已发表在IEEE Transactions of Industrial Electronics上。nMYednc

一种新方法

耳机或音频系统中的典型扬声器使用电流输入,该电流输入通过产生磁场的线圈,该磁场移动扬声器膜,移动其上方的空气,从而产生我们听到的声音。相比之下,新的扬声器通过使用成形压电材料薄膜来简化扬声器设计,当电压施加在其上时,该薄膜会移动,从而移动其上方的空气并产生声音。nMYednc

大多数薄膜扬声器设计为独立式,因为薄膜必须自由弯曲才能产生声音。将这些扬声器安装在表面上会阻碍振动并妨碍它们产生声音的能力。nMYednc

为了克服这个问题,麻省理工学院的团队重新考虑了薄膜扬声器的设计。他们的设计不是让整个材料振动,而是依靠一层薄薄的压电材料上的微小圆顶,每个圆顶都单独振动。这些圆顶,每个只有几根头发的宽度,被薄膜顶部和底部的间隔层包围,保护它们免受安装表面的影响,同时仍然使它们能够自由振动。相同的间隔层可保护圆顶在日常操作过程中免受磨损和冲击,从而提高扬声器的耐用性。nMYednc

为了制造扬声器,研究人员使用激光将小孔切割成薄薄的 PET,这是一种轻质塑料。他们在穿孔的 PET 层的下面层压了一层非常薄的压电材料(薄至 8 微米),称为 PVDF。然后他们在粘合的薄片上方施加真空,并在下方施加 80 摄氏度的热源。nMYednc

由于 PVDF 层非常薄,真空和热源产生的压力差导致它膨胀。PVDF 不能强行穿过 PET 层,因此微小的圆顶会在未被 PET 阻挡的区域突出。这些突起与 PET 层中的孔自对齐。然后,研究人员将 PVDF 的另一面与另一个 PET 层层压在一起,作为圆顶和粘合表面之间的隔离物。nMYednc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直接的过程。如果我们将来将其与卷对卷工艺集成,它将使我们能够以高吞吐量的方式生产这些扬声器。这意味着它可以大量制造,例如覆盖墙壁、汽车或飞机内部的墙纸,”韩说。nMYednc

高品质、低功耗

圆顶高 15 微米,约为人类头发厚度的六分之一,振动时它们仅上下移动约半微米。每个圆顶都是一个单独的发声单元,因此需要数千个这样的小圆顶一起振动才能产生可​​听的声音。nMYednc

该团队的简单制造过程的另一个好处是它的可调性——研究人员可以改变 PET 中孔的大小来控制圆顶的大小。半径较大的圆顶会置换更多的空气并产生更多的声音,但较大的圆顶也具有较低的共振频率。谐振频率是设备运行效率最高的频率,较低的谐振频率会导致音频失真。nMYednc

一旦研究人员完善了制造技术,他们就会测试几种不同的圆顶尺寸和压电层厚度,以达到最佳组合。nMYednc

他们通过将薄膜扬声器安装到距离麦克风 30 厘米的墙壁上来测试他们的薄膜扬声器,以测量以分贝为单位的声压级。当 25 伏特的电流以 1 千赫兹(每秒 1,000 次循环的速率)通过该设备时,扬声器会产生 66 分贝的会话级别的高质量声音。在 10 千赫兹时,声压级增加到 86 分贝,与城市交通的音量水平大致相同。nMYednc

这种节能设备每平方米扬声器面积只需要大约 100 毫瓦的功率。相比之下,一个普通的家庭扬声器可能会消耗超过 1 瓦的功率才能在相当的距离上产生相似的声压。nMYednc

参考链接:Researchers develop a paper-thin loudspeaker;Demi Xia编译nMYednc

责编:Demi
  • 微信扫一扫
    一键转发
  • 最前沿的电子设计资讯
    请关注“电子技术设计微信公众号”
  • 用水泥和炭黑制造储能超级电容器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人类最普遍的两种历史材料,水泥和炭黑(类似于非常细的木炭),可能会成为新型低成本储能系统的基础。该技术可以在可再生能源供应出现波动的情况下使能源网络保持稳定,从而促进太阳能、风能和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 美国公司声称发现室温超导材料,被授予了高于室温的第二 位于美国佛罗伦萨州的Taj Quantum的公司在社交媒体宣布,被授予了高于室温的第二类超导体专利。据称,这种独特的 II 型超导体(专利号:17249094)可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工作,包括远高于室温的温度,从约 -100° F (-73° C) 到约 302° F (150° C) - 这是一种特性这在超导体世界中并不常见。
  • 俄罗斯“贝加尔湖”基准测试对比英特尔和华为芯片,惨败 俄罗斯服务器处理器 Baikal-S 的开发人员将其性能与美国和中国的同类芯片进行了比较。涉及六个流行指标。
  • 英伟达惨遭背刺,这个SDK让AMD平台也能运行CUDA 近日,AMD正式推出了HIP SDK,这是ROCm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基于开源ROCm解决方案,HIP SDK使消费者可以在各类GPU上运行CUDA应用,为专业和消费级GPU提供CUDA支持。
  • 麻省理工发现新型量子磁铁释放电子潜力 研究人员发现了如何控制异常霍尔效应和贝里曲率来制造用于计算机、机器人和传感器的柔性量子磁体。
  • 万物电气化:探索绿色未来之路 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介绍美国年度脱碳展望(ADP)2022报告中的一些重要发现。本报告着眼于实现净零经济的各种情景。我们在本文中重点关注的方法称为“中心情景”,它遵循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时间表。
  • 下一个医疗前沿:网联可穿戴设备 医疗和消费级可穿戴设备将继续增强连接性和电池寿命,以实现对血压、体温和身体水分等多种生物标志物的实时和非侵入性监测。
  • 瑞能半导体全球首座模块工厂在上海湾区高新区正式投入 瑞能微恩半导体暨瑞能金山模块厂开业典礼在上海湾区高新区隆重举行,标志着瑞能全球首座模块工厂正式投入运营,将主要生产应用于消费、通讯、新能源以及汽车相关的各类型功率模块产品,串联客户和生态圈,积极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 ST亮相MWC上海:升级版智能座舱,首款USB-IF认证芯片,带你 ST携智能出行、电源&能源、物联网&互联等领域的产品和智能解决方案亮相MWC上海展,并带来多款升级展品,让观众通过充分了解ST的创新技术和解决方案,领略科技之美,探索产业新动态。
  • 全球MCU加速内卷,如何“卷”出更具活力的大生态?——202 2023全球MCU生态发展大会下午场邀请到武汉芯源、厦门澎湃、南京沁恒、晶心科技、瑞萨电子和中兴通讯六家公司发表主题演讲。让我们看看它们都“卷”出了哪些创新或者新花样?!
  • 全球MCU加速内卷,如何“卷”出更具活力的大生态?——202 国产MCU头部企业已在各自擅长的领域扎稳脚跟,高达三位数的国产MCU公司在20%的市场中为了生存而奋斗,而早已完成产业整合的国际MCU大厂却在80%的市场中胜似闲庭信步。未来三年内预计MCU整体需求将减缓,行业内竞争将趋于激烈。在2023年全球MCU生态发展大会上,国际和本土知名MCU厂商的技术和应用专家,为来自消费电子、家电、工业控制、通信网络、新能源汽车和物联网领域的OEM厂商和方案集成商代表带来MCU领域的最新技术趋势和应用解决方案。
  • ETC收费领域实现国产化,终端到服务器端均可使用龙芯处 “国产自主车道控制器”由四川智能交通系统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组织研制,基于龙芯2K1000LA处理器,目前已在四川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多个收费站试点应用,它的成功研制标志着我国高速公路数字化建设在国产化方面取得了新突破。
广告
热门推荐
广告
广告
EE直播间
在线研讨会
广告
广告
面包芯语
广告
向右滑动:上一篇 向左滑动:下一篇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