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对比三星V-NAND,美光3D NAND低成本工艺揭秘

2016-09-13 Kevin Gibb 阅读:
用三星在此之前推出的32层(32L) V-NAND进行比较,该系列产品发布于2014年,同样采用20nm半位线间距制造。同时,我们也发现,美光的284MB/mm2位密度较优于三星在32L V-NAND中实现的127MB/mm2位密度。

美光公司日前开始量产其32层(32L) 3D NAND闪存,包含该组件的首批商用下游产品之一是Crucial 750GB SATA 2.5吋固态硬盘(SSD)。如图1所示,这款产品的连续读取/写入速度分别高达每秒530MB与每秒510MB;其功耗较一般机械硬盘 (HDD)改善了90倍,据称也更加耐用。Gv6ednc

Crucial SSD的售价为200美元,这使其成为笔记本电脑应用最具吸引力的选项,而且我们发现有越来越多的计算机设备开始利用SSD取代传统HDD。HDD也许将逐渐被市场所淘汰,不过必须承认的是各家相关厂商仍致力于使其创新,而且HDD的成本仍较SSD更低廉。因此,我们预计在短期之内,HDD仍将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Gv6ednc

2016090900074

图1:美光Crucial CT750MX300SSD1 750GB SSDGv6ednc

Gv6ednc

图2所示为Crucial 750GB SSD的正面与背面电路板拆解图,可以看到其中包含8个美光NAND闪存封装。这一数量相当于TechInsights在三星(Samsung)T3 2TB SSD中发现4个48层(48L) 3D NAND封装数量的两倍。因此,从封装数的角度来看,三星在每封装中的内存容量仍然占据优势。但从芯片层来看是否同样领先于美光?Gv6ednc

2016090900075

图2:采用美光3D NAND的Crucial SSD产品正面与背面电路板图Gv6ednc

Gv6ednc

三星方面已经能够在每个NAND封装中加进16块芯片了,如图3所示。这意味着每块面积为99.8平方毫米的芯片可提供32GB储存容量,或者换算为每平方毫米约320MB。Gv6ednc

Crucial 750GB SSD中包含8块美光的封装,其中单一封装可容纳2块芯片,面积为165平方毫米。这意味着该内存的储存密度为284MB/mm2,低于三星的320MB/mm2。不过三星的最大优势在于其48层结构以及20纳米(nm)半位线间距,相形之下,美光的40nm半位线间距更为松散。Gv6ednc

也许我们应该用三星在此之前推出的32层(32L) V-NAND进行比较,该系列产品发布于2014年,同样采用20nm半位线间距制造。同时,我们也发现,美光的284MB/mm2位密度较优于三星在32L V-NAND中实现的127MB/mm2位密度。Gv6ednc

2016090900076

图3:三星K9UGB8S7M 48L V-NAND闪存Gv6ednc

Gv6ednc

图4显示三星48L V-NAND芯片脱层后扩散的情形,可看到图中两个大型NAND宏将芯片一分为二。页面缓冲与外围电路就位于NAND数组宏下方。该数组宏以垂直NAND串所使用的源极选择晶体管以及源极线触点加以填充。Gv6ednc

2016090900077

图4:三星48L V-NAND的扩散级芯片图Gv6ednc

Gv6ednc

图5显示美光的扩散级芯片图,其布局与三星的芯片差别很大,其中64个宏涵盖大部份数组。我们尚未对其进行分析,但我们认为它可能容纳页面缓冲器、行译码器、字符线开关以及可能存在的‘胶合’逻辑。这是一种迥异于三星芯片的设计策略,而且美光还宣称将主动电路放置在内存器数组下方,有助于提高了位密度,同时也带来更低的芯片制造成本。Gv6ednc

2016090900078

图5:美光32L 3D NAND扩散级芯片图Gv6ednc

Gv6ednc

图6来自TechInsights拆解分析报告的美光3D NAND芯片横截面图。其中,垂直NAND串由38个闸极层构成,其中32个用于NAND储存单元,其余6个则可能作为虚拟以及选择闸极。该NAND数组是2或3层堆栈的金属互连与晶体管。其中金属层1(即M1)看起来像是由钨制成的,这意味着它可能连接到该NAND数组串的来源选择闸极。而金属层2(M2)似乎用于绕线。但实际的功能还有待我们对该组件进行电路级分析后才能确定。 Gv6ednc

2016090900079

图6:美光32L 3D NAND数组横截面Gv6ednc

Gv6ednc

NAND单元结构可在图7中看得更清楚,而且我们已经初步确定了其中的一些分层,包括在整套NAND堆栈中以垂直方向执行的多晶硅环。此多晶硅环构成了垂直通道,周围并围绕着浮动闸与控制闸。其中浮动闸如图中的小圆点,构成中央多晶硅通道周围的连续环状结构。而控制闸与浮动闸之间则由多晶硅层间电介质加以隔离。Gv6ednc

2016090900080

图7:美光NAND单元的横截面图Gv6ednc

Gv6ednc

三星于2014年推出其32L V-NAND垂直NAND闪存,并于2016年紧接着推出48L V-NAND产品。美光则是第二家实现3D NAND商用化的厂商,并采取一种创新的途径,将主动电路放置在NAND数组之下,从而缩小了芯片面积。美光还利用尺寸更大的工艺节点(40nm半位线间距)制造该芯片,这应该能够为其带来较三星V-NAND产品更低的制造成本。Gv6ednc

目前,我们还无法断定3D NAND是否较平面NAND更具有制造成本的优势,但三星与美光显然都决定把赌注押在3D NAND产品上。如今的问题在于,海力士(SK Hynix)与东芝(Toshiba)两大市场竞争对手能否也拿出同样具备竞争优势的产品?Gv6ednc

(本文发表于EE Times,由EET Taiwan编译)Gv6ednc

20160630000123Gv6ednc

本文为EDN电子技术设计 原创文章,禁止转载。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本司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 微信扫一扫
    一键转发
  • 最前沿的电子设计资讯
    请关注“电子技术设计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谷歌支持LTE的Pixel Watch BoM 报告:成本123美元,三星占 据EDN电子技术设计报道,根据Counterpoint的材料清单报告显示,支持 LTE 的 Pixel Watch 的制造成本为123美元。此版本的Pixel Watch发售时售价为 399 美元,成本价格比零售价低约276 美元。
  • 晶圆厂联手封测厂,为供应链赋予新意 在半导体产业日益关注封装技术创新,以超越芯片微缩的困境之际,晶圆厂联手封测厂的合作伙伴关系将支撑起下一代封装技术,并彰显封装技术在半导体供应链的重要意义...
  • MWC 2023落下帷幕,盘点国产厂商的那些亮眼表现 MWC 2023(世界移动通信大会2023)于2月27日在巴塞罗那正式向全球移动产业伙伴开启,大会也于3月2日正式落下帷幕。展会持续五天,根据官方数据统计,2023年MWC有2000多家全球厂商参展,中国有以OPPO、荣耀为代表的共计28个国产厂商参展。本次展会,各大厂商纷纷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可谓是亮点多多,今天就带大家一起看看展会上国产厂商展现的那些亮眼技术吧~
  • IEC 61000-4-3标准的步进频率 本文重点在于讨论如何使用更简略的步骤进行IEC 61000-4-3标准的EMI/EMC测试,以加快产品开发时间...
  • 小米预研固态电池技术前景诱人,能量密度突破1000Wh/L 3月1日,小米又宣布预研固态电池技术,通过将电解液替换为固态电解质,不仅能量密度突破1000Wh/L,更大幅提升低温放电性能和安全性,称“有望一举解决手机电池三大痛点”。
  • Win11端Phone Link添加新支持,iPhone能在PC端接打电话 3月1日,微软宣布,为Win11平台上的Phone Link应用程序添加对iPhone的支持。用户通过该应用程序连接PC和iPhone之后,可以在PC端拨打和接听电话、发送和接收短信、直接在PC上查看iPhone的通知。预览版要求Phone Link应用程序版本1.23012.169.0或更高版本。
相关推荐
    广告
    近期热点
    广告
    广告
    广告
    可能感兴趣的话题
    广告
    向右滑动:上一篇 向左滑动:下一篇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