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如何应对电动/互联汽车测试的不确定性挑战?

2019-06-24 07:56:36 赵明灿 阅读:
汽车电气化、ADAS、V2X等测试有一个较大的挑战是不确定性。例如ADAS,以前传统汽车很多测试是确定的,例如转速、耐压等,是1和0、通过和不通过的关系。而ADAS的测试方法、测试理论,尤其是对于L3以上的测试,还没有完备。

目前,汽车正在往电气化和互联汽车的方向发展。其中有几个推动因素,第一,现在的汽车不只是用于出行,还增加了越来越多的通信和娱乐等。第二,在中国,这也涉及到国家的能源战略。第三,中国在传统发动机方面积累远远不够,因此希望借力电气化实现弯道超车。另外,5G助力车联网也是个很大的趋势。7vlednc

日前,在NIWeek大会上,NI及其合作伙伴展出了一揽子汽车电子测试解决方案,涉及EV、ADAS、ECU、V2X和无人驾驶等多个方面。这些解决方案的优势在哪里?EDN受邀对NI汽车营销主管Jeff Phillips以及NI亚太区汽车市场经理贾青超进行了专访。让我们来看看这里面有哪些与众不同。7vlednc

几个重要demo

monoDrive是一家总部在奥斯汀的做传感器仿真软件的公司。他们提供高保真的传感器仿真,用于自动驾驶汽车感知测试,例如77GHz雷达、激光雷达、摄像头等常见传感器的仿真。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说,它的核心优势在于算法,可以保证仿真度非常高。7vlednc

niweek-automotive-1.png7vlednc

“举个例子来说,特斯拉出事撞到大卡车,可能是由于之前做仿真测试的仿真度不够高。由于当时卡车是斜着的,雷达信号发射过去,大部分都没有返回,所以就没能检测到。而monoDrive的方案可以仿真到这种场景。”7vlednc

具体是怎么实现的呢?“我们的算法是采用网格化的方法,不是把物体当成一个点,而是细粒度,也就是分成多个点。这样只要有一部分信号返回就可以。再加上摄像头做判断,就可以避免失误。”他解释说。7vlednc

据了解,这个平台用到Labview去跟外部传感器信号做接口。7vlednc

NOFFZ公司做的是信息娱乐仿真系统,包括雷达、基站(例如LTE、GSM等)和GNSS(例如北斗)系统等汽车通信的仿真测试。他们是NI在汽车雷达方面最主要的合作伙伴之一。7vlednc

niweek-automotive-2.png7vlednc

Konrad的雷达生产测试解决方案,可进行传感器校准、仿真和参数测试。其核心就是NI的汽车雷达测试系统(VRTS)。VRTS可以对汽车雷达提供自动化雷达测量和障碍仿真,可以进行精确RF测量,并对各种雷达软硬件子系统测试场景进行仿真,例如传感器、ADAS、嵌入式软件等。7vlednc

niweek-automotive-3.png7vlednc

还有家中国合作伙伴也到场参展。北京经纬恒润和NI合作的产品是功率放大器。该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说,仿真系统是小信号输出,这和实际的电力系统信号不同。因此如果要接到二次继保设备等负载上,就需要通过功率放大器进行放大输出。例如在电动汽车中,就可以进行功率硬件在环的闭环测试。同时,它也可以用于电力系统、供电厂、电池、航空航天等各种应用中。7vlednc

niweek-automotive-4.png7vlednc

现场展示demo使用NI的设备和经纬恒润的放大器来模拟电力系统。同时,汽车上也可以接光伏板,连接到逆变器,同时通过光伏发电和电力系统电能充电。通过使用Labview就可以进行实时记录波形和信号,并模拟一些故障。7vlednc

另外,该公司硬件在环测试系统可以测试发动机、变速箱,以及新能源汽车上的整车控制器、电池、电驱控制器的功能。它可以模拟电池、交通、排放等场景,在这些虚拟场景下去测试通信。7vlednc

niweek-automotive-5.png7vlednc

电动/互联汽车测试越来越复杂,提供灵活性是重点

在专访环节,Phillips告诉笔者,NI关注汽车测试包括V2X、ADAS、电动汽车(包括电池和电控)、ECU等四个方面。在ADAS方面,第一是雷达,NI在射频方面(包括5G原型验证)有很强积累。第二是摄像头,PXI总线的带宽高达40GHz,可以满足摄像头对大带宽的要求(传统方案是采用程控机去控制传统仪器,带宽不够会导致延迟)。第三是纯软件,例如monoDrive的软件在环测试(区别于硬件在环)。第四是激光雷达……7vlednc

他强调,NI的优势在于灵活性和扩展性。第一是平台,NI提供的不是封闭的系统,而是平台性的软硬件。第二是生态系统,包括第三方的硬件和软件,例如Labview的集成、TestStand,以及和Mathworks Matlab的合作。NI平台开放、可扩展,尤其是对于雷达、摄像头、V2X等等越来越复杂的测试,以及sensor fusion测试,所需的测试项完全不一样。传统的测试方案可能需要用到三台不同的测试仪,而如果用NI的PXI方案,则可以用同一个平台来实现。7vlednc

EV/ADAS/V2X测试的主要挑战是不确定性

汽车电气化、ADAS、V2X等测试有一个较大的挑战是不确定性。例如ADAS,以前传统汽车很多测试是确定的,例如转速、耐压等,是1和0、通过和不通过的关系。而ADAS的测试方法、测试理论,尤其是对于L3以上的测试,还没有完备(Phillips透露,L3级已经有出来了,比如特斯拉和奥迪,但是第一是看人们是否会相信,第二是看在什么场景)。很多时候它不是0和1的关系,例如前面有两个物体,到底怎么去取舍。它的复杂性远大于传统汽车测试。另外一个不确定性是法规,包括V2X、ADAS的倒逼测试规范还不确定。而NI平台可以提供灵活性。这样在有新的测试需求时就可以方便增加,而传统的测试方案则无法做到。另外在测试项上,传统汽车有很多是IO测试,而现在涉及到射频、视觉等等新的测试。NI可以将军工雷达测试引入到汽车中,把5G用到V2X。7vlednc

电动车电池爆炸频发的原因是什么?

电池事故的原因涉及电池测试和监测管理两部分。测试能够发现电池本体的缺陷或不一致,以及充放电时间等。但是,电池后期的管理也很重要。这两方面涉及三个不同模块,即电芯、电池模块和电池包。在电池测试方面,一般没有问题。但是在电池管理系统、MCU、整车控制器(VCU)等方面,第一要有很强的仿真能力,第二要有很快的速率。7vlednc

本文为电子技术设计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本司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赵明灿
赵明灿是EDN China的产业分析师/技术编辑。他在电子行业拥有10多年的从业经验。在加入ASPENCORE之前,他曾在电源和智能电表等领域担任过4年的工程师。
  • 微信扫一扫
    一键转发
  • 最前沿的电子设计资讯
    请关注“电子技术设计微信公众号”
  • 英伟达惨遭背刺,这个SDK让AMD平台也能运行CUDA 近日,AMD正式推出了HIP SDK,这是ROCm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基于开源ROCm解决方案,HIP SDK使消费者可以在各类GPU上运行CUDA应用,为专业和消费级GPU提供CUDA支持。
  • 电池能用三十年?美国Ener Venue称推出革命性电池技术 三元锂离子电池的理论寿命约为800次循环,磷酸铁锂约为2000次,而钛酸锂据说可以达到1万次循环,也就是说常规普通人使用的锂离子电池每天完全充放电三次,最多也就能用上几年的时间。虽然相较于铅酸电池200-300次的循环寿命来说,这已经是很大幅度的提升了,但现在有一家公司宣称他们的电池可以充放电30000次,每天充放电三次,能用30年。
  • 测试中比友商温度低14度,一加天工散热系统怎么做到的? 7月27日,一加在2023年ChinaJoy上发布了全球首创的散热技术,即航天级三维立体散热系统“天工散热系统”,这是一加的又一次新的尝试,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 后来居上,美光宣布已出样业界首款HBM3 Gen2内存 7月26日,美光宣布推出业界首款8层24GB HBM3 Gen2内存芯片,是HBM3的下一代产品,采用1β工艺节点,目前该款美光内存芯片正在向客户提供样品。
  • 韩国造世界首个室温超导体,闹剧还是新的未来? 7月22日,韩国的一个科研团队在预印本网站arXiv平台上上传了两篇论文,声称发现了世界上首个常压室温超导体,这种材料是一种改性铅磷灰石名为LK-99,超导临界温度在127摄氏度,即400K以上,而且在常压下就具备超导性。
  • TI无线MCU创新方案,助力用户加速拥抱物联网 7月21日,由AspenCore主办的“2023全球MCU生态发展大会”在深圳罗湖君悦酒店隆重举行,特邀请到MCU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德州仪器(TI)参加了“无线MCU分论坛”,论坛上,TI无线产品工程师魏天华分享了主题为“创新型无线解决方案,助力不断发展的互联世界”的演讲,为现场观众带来了TI最新的无线MCU系列,以及对于这一市场的深刻思考。
  • 降低侵入式风险,清华开发出“入耳式”脑机接口 近日,清华大学研究团队宣布开发出一种名为SpiralE BCI的脑机接口,该器件采用“入耳式”设计,使用者只需要将器件插入耳道,即可读取相应脑电波信息,侵入性远远低于其他的侵入式脑机接口设备。
  • TETRA标准被曝存在后门漏洞,1分钟内就能被破解 TETRA是由ETSI制定的开放性无线数字集群标准,据称该技术标准是世界上最安全、最可靠的无线电通信标准之一。而就在近日有研究人员发现该标准存在着多个安全漏洞,可以暴露通过该标准传输的敏感数据。
  • 网传iPhone 15将采用叠层电池,这是一种什么电池技术? 根据推特用户@RGcloudS的爆料,苹果的下一代手机iPhone15系列可能会采用叠层电池技术,以提高能量密度和延长使用寿命,那这所谓的叠层电池技术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 中国首款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本源司南PilotOS正式上线 近日,据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的消息,本源司南PilotOS客户端终于正式上线。PilotOS客户端是本源量子完全自主研发的一款一站式学习与开发平台,用户可以直接进行本地量子计算编程,不需要联网使用,实现用户对量子计算软件服务“打开即用”,助力量子计算编程“小白”顺利成为量子计算编程开发者。
  • 立足实际客户应用场景,无线MCU让世界更加智能、互联 2023年7月21日,由AspenCore主办的“2023全球MCU生态发展大会”在深圳罗湖君悦酒店隆重举行,邀请德州仪器、Microchip、意法半导体、欧米智能等知名企业和众多专家学者参加了“无线MCU分论坛”,一同探讨无线MCU的无限可能。
  • 射频电磁仿真为什么需要新方法? 本文将讨论电磁仿真和电磁仿真的进展,这些进展可能有助于加快运行速度,并且在执行更高效仿真的同时不会降低精度。
广告
热门推荐
广告
广告
EE直播间
在线研讨会
广告
广告
面包芯语
广告
向右滑动:上一篇 向左滑动:下一篇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