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改变PCB布局,为什么电容器却烧毁了呢?

2021-03-04 12:02:49 Shilpa Jadhav 阅读:
改变PCB布局,为什么电容器却烧毁了呢?
为了简化PCB组装并提高生产速度,我们改变了一款产品的PCB布局,却导致频繁出现电容器烧毁的故障。如果是电阻烧了还可以理解,但是电容烧了,就让人很吃惊了......

多年前,我在一家做汽车嵌入式控制系统的公司工作,我和同事为一款产品设计了新的PCB布局。这款产品原本工作良好,不过需要简化PCB组装并提高生产速度。4AFednc

我们完全改变了PCB布局,并对新的PCB进行了验证测试。结果让人满意,我们倍受鼓舞,将PCB投入批量生产。4AFednc

该PCB组件开始安装到车辆中。过了几天,生产线打来电话,说有一个组件完全不能正常工作。我们在实验室对这个组件进行了检查,发现其电路中有一个多层陶瓷(MLC)电容烧毁了。很快我们接到更多电话,都是反映同样的故障。如果是电阻这样烧了还可以理解,但在电容器中发现这种故障就很让人很吃惊了。4AFednc

我们首先怀疑电容器的质量有问题,于是询问了电容器制造商,电容器制造商说他们之前只检查了产品的一个样本,现在同意在制造时检查每一个电容器。但是即使在这样做了之后,电容器的故障率仍然没有跟原来一样。4AFednc

我们接着检查了新的布局,以便进一步弄清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了这一问题。这个MLC电容器是用来对其中一个数字输入进行ESD保护的,它在原来的布局中也是这样使用的。我们检查了电容器的额定电压,没有问题。我们还注意到,同一块板子的不同输入使用了多个相同规格的电容器,都是用来进行ESD保护的,但是只有这个位置的电容器坏了。最后,我们换回到以前的PCB,不会发生任何故障。4AFednc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我们在重新设计PCB布局时改变了电容器的位置。在新的PCB布局中,它的位置是在一个表面安装孔附近,所有故障都是给PCB装上外壳以后发生的。4AFednc

我们查阅了几篇关于MLC电容器的应用笔记,了解到由于多层陶瓷电容的易脆特性,与表面安装中使用的其他组件相比,MLC电容器更容易受到过大的机械应力。在这个例子中,当我们拧紧安装螺钉时,PCB会稍微弯曲。电路板的过度弯曲会使陶瓷电容器内部产生机械裂纹。时间久了,湿气慢慢渗透到裂缝中,导致绝缘电阻降低,而湿度和温度会加速绝缘电阻的降低,从而产生导电通路。结果电容器短路了,并且由于流过电容器的电流较大,使电容器烧毁。尽管在最终的组装测试中这些机械裂纹可能不会导致电容器故障,但一旦产品投入使用,就可能发生故障,这时候再改正错误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代价昂贵。4AFednc

为了证实这一推论,我们从一块工作正常的电路板上拆下了一个电容器,但是我们猜测这个电容器已经在安装过程中受到了挤压。我们把这个电容器送去进行截面分析,发现电容器中确实有裂纹,在现场使用中可能会损坏。后来我们再次修改了PCB布局,让这个电容器的安装位置远离安装孔。完成修改后,与机械应力有关的所有关键测试均很成功,后来再也没有出现这种故障了。4AFednc

汽车嵌入式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人员非常重视电气过应力,同时他们还需要考虑电阻和电容器等小元件的机械过应力。尽管许多国际标准都提供了保护元件免受过应力的指南,但由于缺乏类似的机械过应力标准,这一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4AFednc

(原文刊登于Aspencore旗下EDN英文网站,参考链接:Stressed out over capacitor failure,由Jenny Liao编译。)4AFednc

本文为电子技术设计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本司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 之前一段时间,我们的PCB板在现场运用过程中,5V转3.3电路中10UF的陶瓷电容也总是发生短路,把5V拉死。后面我们查明,也是板卡在组装过程中,电容受到机械应力
  • 常识性的错误
  • 机械力导致损坏,这锅得让结构工程师来背。电路板安装时本不应该有应力。
  • 微信扫一扫
    一键转发
  • 最前沿的电子设计资讯
    请关注“电子技术设计微信公众号”
  • Vishay推出采用先进Power DFN系列DFN3820A封装的额定 汽车级200 V、400 V和 600 V器件厚度仅为0.88 mm,采用可润湿侧翼封装,改善热性能并提高效率
  • 晶圆厂联手封测厂,为供应链赋予新意 在半导体产业日益关注封装技术创新,以超越芯片微缩的困境之际,晶圆厂联手封测厂的合作伙伴关系将支撑起下一代封装技术,并彰显封装技术在半导体供应链的重要意义...
  • IEC 61000-4-3标准的步进频率 本文重点在于讨论如何使用更简略的步骤进行IEC 61000-4-3标准的EMI/EMC测试,以加快产品开发时间...
  • 瑞萨电子推出业界首款用于动态软件开发且基于云的系统 Quick-Connect Studio使用户能够在硬件设计之前快速构建原型并开发量产级软件,从而缩短设计周期
  • 用于GaN HEMT的超快速分立式短路保护 GaN HEMT的保护电路必须比硅基MOSFET中使用的传统短路和过流保护方法更快。
  • Arteris FlexNoC 5物理感知NoC IP,物理融合速度快5倍 据Arteris官网消息,系统IP供应商Arteris宣布推出物理感知片上网络(NoC)互连IP Arteris FlexNoC 5,可使SoC架构团队、逻辑设计人员和集成商能够整合跨功率、性能和面积(PPA)的物理约束管理,以提供连接SoC的物理感知IP。该技术使物理融合速度比手动优化快5倍,且布局团队可以减少汽车、通信、消费电子、企业计算和工业应用的迭代次数。
  • 浅谈锥形电感器 在射频(RF)和微波工作时,有一种情况是必须将直流电源(DC)导入信号传输线,但又不至于降低该线路的高频作用...
  • NVIDIA:超级算力,赋能整车中央计算 由全球电子技术领域知名媒体集团AspenCore主办的“中国国际汽车电子高峰论坛”于2023年2月23日正式拉开帷幕。会上,NVIDIA中国区软件解决方案总监卓睿分享了题为“超级算力,赋能整车中央计算”的主题演讲。
  • KST3420 和 KST3220用ST 的 FlightSenseToF传感器和ST KST3420 和 KST3220 是 ST 合作伙伴计划授权成员 KS Technologies(又称 KST)公司开发的测距传感器,也是 ST 飞行时间传感器的一个应用研究案例。在过去的四年里,这家产品制造和工程服务公司在多个国家部署了数千个各种用途的测距传感器下面,让我们来探讨 KST的故事,并学习他们的经验。
  • 不为人知的5G RF设计挑战 5G通信时代的到来,对广泛的射频(RF)工程设计带来了挑战,有些难题很突出,有些则不那么明显。举例来说,与毫米波(mmWave)有关的设计难题已被业界广泛讨论,成为热门议题,但信号完整性和硬件成本同样重要的问题却较冷门。
  • 工业以太网向EtherCAT®及更高标准发展之路 在过去二十年里,工业系统的通信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这一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出,许多公司从基于现场总线的系统转向基于以太网的通信系统。基于以太网的工业通信发展势头迅猛,预计会继续加速,分析机构MarketsandMarkets的最新研究发现,工业以太网的总体市场份额预计将从2020年的92亿美元增长到2026年的137亿美元,在研究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7.3%。
  • 国产工业CPU,米尔基于全志T507-H开发板的实时性分析与 MYC-YT507H核心板基于T507-H处理器研制,具有丰富的接口资源, 拥有良好的软件开发环境,内核支持开源操作系统Linux。在开发阶段,建议配合核心板配套的评估套件 MYD-YT507H 来加速开发。
广告
热门推荐
广告
广告
EE直播间
在线研讨会
广告
广告
面包芯语
广告
向右滑动:上一篇 向左滑动:下一篇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