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中国6G通信技术研发取得重要突破,最大限度提升了带宽利用率

2023-04-19 16:40:59 综合报道 阅读:
太赫兹通信作为新型频谱技术,可提供更大传输带宽,满足更高速率的传输需求,逐渐成为6G通信关键技术之一。近日,二院25所在北京完成国内首次太赫兹轨道角动量的实时无线传输通信实验,利用高精度螺旋相位板天线在110GHz频段实现4种不同波束模态,通过4模态合成在10GHz的传输带宽上完成100Gbps无线实时传输,最大限度提升了带宽利用率,为我国6G通信技术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和支撑。

上周,EDN电子技术设计报道了北京大学在6G无线通信领域的新技术——新型微波滤波器芯片,克服了传统电子设备的局限性,实现了在芯片尺寸的设备上具备低功耗的多功能性。有望帮助下一代无线通信技术在手机、自动驾驶汽车、联网设备和智能城市基础设施等设备信号越来越多的环境中有效地传输数据。lUoednc

就在今日,中国6G通信技术研发取得重要突破。lUoednc

据中国航天科工二院消息,近日,二院25所在北京完成国内首次太赫兹轨道角动量的实时无线传输通信实验,利用高精度螺旋相位板天线在110GHz频段实现4种不同波束模态,通过4模态合成在10GHz的传输带宽上完成100Gbps无线实时传输,最大限度提升了带宽利用率,为我国6G通信技术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和支撑。lUoednc

lUoednc

据了解,传统的回传技术只要有两种:无线回传,光纤回传。从全球统计数据来看,绝大部分网络都是选用无线回传,但在中国刚好相反,由于光纤回传可靠性是要强于无线的,而且虽然光纤回传需要大面积铺设通信光纤,但对于中国而言,人力成本和土地使用成本本身的成本并不高,因此,仅在少数应急场景才动用无线回传。但随着5G的快速发炸,通信速率需求的不断提升,移动通信频段被扩展至毫米波和更高的太赫兹频段,信号传输损耗大大增加,基站部署密度将成倍增长,全光纤组网的成本让运营商难以承担。lUoednc

在基站“高度致密化”的5G/6G通信时代,传统基于光纤的承载网传输将面临成本高、部署周期长、灵活性差等问题,无线回传技术将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据研究报告指出,2023年全球基站使用无线回传的比例将高达62%以上。lUoednc

据环球时报报道,太赫兹通信作为新型频谱技术,可提供更大传输带宽,满足更高速率的传输需求,逐渐成为6G通信关键技术之一。面向未来,6G通信峰值速率将达到1Tbps,需要在已有频谱资源下进一步提高利用率,实现更高的无线传输能力。lUoednc

25所自2021年瞄准6G通信的热点需求,紧跟国际通信技术前沿,选择太赫兹轨道角动量通信作为全新突破方向,在太赫兹频段上实现多路信号复用传输,完成超大容量的数据传输,频谱利用率提升两倍以上。未来,该技术还可服务于10m-1km的近距离宽带传输领域,为探月、探火着陆器和巡航器之间的高速传输,航天飞行器内部的无缆总线传输等航天领域应用提供支撑,为我国深空探测、新型航天器研发提供信息保障能力。lUoednc

责编:Demi
  • 微信扫一扫
    一键转发
  • 最前沿的电子设计资讯
    请关注“电子技术设计微信公众号”
  • 苹果重大的相机升级,未来两年最昂贵iPhone机型独享 苹果iPhone 15系列即将于9月发布,据EDN电子技术设计了解,苹果希望对 iPhone 15的设计进行大幅改进,以增加新产品销量。作为重新设计的一部分,标准型号预计将在正面采用 Dynamic Island,在背面采用“磨砂玻璃”,iPhone 15 Pro Max则将进行重大相机改进,使用潜望镜镜头以实现高达6倍的变焦。
  • 为降低模型训练成本,微软自研“雅典娜”AI芯片 4月19日,据外媒The Information消息,微软公司正在开发自己的人工智能(AI)芯片,为聊天机器人ChatGPT背后的关键技术提供动力,以降低训练生成人工智能模型的成本。
  • 网约车巨头革新自动驾驶,滴滴的L4无人车在硬件上是如何 激光雷达是自动驾驶的眼睛,而计算平台则是自动驾驶的大脑,对于L4等级的自动驾驶而言,自然要求更高精度的激光雷达及更大算力及容量的计算平台。日前,国内网约车巨头滴滴出行再次对外公布业务进展——自动驾驶,不仅展示了首款未来服务概念车DiDi Neuron,公布了在技术、硬件、量产以及新业务探索方面的进展……
  • 三星将于明年发布Exynos 2400处理器,采用FoWLP封装 据EDN电子技术设计引援韩媒报道称,三星“Exynos 2400”芯片预计将于明年发布,并再次搭载在三星智能手机Galaxy上,韩媒称“Exynos 2400”将基于新推出的尖端芯片技术实现翻天覆地的变化。
  • 腾讯:已实现芯片端到端设计、验证全覆盖,“沧海”投用数 据EDN电子技术设计报道,腾讯云近日披露自研编解码芯片“沧海”已经量产并投用数万片。在云游戏、直点播等场景中,沧海目前已面向腾讯自研业务和公有云客户提供服务。另外,腾讯云表示,目前,腾讯已经实现芯片端到端设计、验证全覆盖,多款芯片实现规模落地。
  • Meta开源人工智能项目"Animated Drawings",可将涂鸦变 据EDN电子技术设计报道,Meta近期开源了一个人工智能项目"Animated Drawings",任何人都能把他们的涂鸦变成动画。
  • 可食用的可充电电池 食用电子是一个新兴的新兴领域,对胃肠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食品质量监测都有很大的影响。未来可食用电子系统开发中最有趣的挑战之一是实现可食用电源。意大利理工学院的一组研究人员用我们日常饮食中通常消耗的材料,创造了一种完全可食用和可充电电池。
  • 苹果对iPhone 15 Pro和iPhone 15 Pro‌ Max进行最后一 虽然 Apple 计划恢复为两个按钮而不是计划中的统一音量按钮,但静音开关仍会发生变化。Apple 将使用物理按钮。在内部,这个按钮被称为“铃声按钮”或“操作按钮”,有传言称它可能是一个可自定义的按钮,类似于 Apple Watch Ultra Action按钮。
  • 英特尔将与Arm在芯片设计方面达成合作 据EDN电子技术设计报道,英特尔今日官宣旗下芯片代工部门(IFS)和Arm宣布了一项多代协议,以确保使用Arm技术的手机芯片和其他产品能够在英特尔的工厂生产。
  • AMD Zen 6将芯片采用了2nm工艺,代号Morpheus 一位个人资料声称是AMD工程师的LinkedIn用户@Md Zaheer 公开了AMD Zen 6 处理器的代号和工艺节点。据报道,Zen 6 芯片采用了 2nm 制造工艺。
  • 马斯克为推特人工智能项目购买上万个GPU 据报道,在聘请了几位前 DeepMind 研究人员一个多月后,Twitter 正在推进一个内部人工智能项目。据外媒报道,埃隆·(Elon Musk)最近购买了 上万个GPU(图形处理器),用于公司的两个数据中心之一。
  • 有望用于脑机接口的新技术,在体内直接3D打印制造电路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报道,英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技术,利用激光在生物体内3D打印出导电电路,这项技术未来有望用于创建和维护人体植入物或脑机接口。相关研究刊发于最新一期《先进材料技术》杂志。
广告
热门推荐
广告
广告
EE直播间
在线研讨会
广告
广告
面包芯语
广告
向右滑动:上一篇 向左滑动:下一篇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