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牌,这一背负长城汽车高端化使命的品牌,曾因战略摇摆与产品调整而一度陷入低谷。
现在围绕“为用户而改变”为核心理念重启征程,从组织模式到渠道体系全面焕新,成为一个真正“懂用户”的品牌。
面对销量与质疑,魏牌没有选择放弃,而是重构与用户的连接方式,以直营模式为抓手,推动品牌与服务的同步革新。魏牌走向下一步是长城汽车坚持长期主义、面向未来的战略表达。
从挫折中寻找向上的路径
魏牌八年的历程像是一段不愿妥协的坚持史,从VV系列高开高走到新能源转型中出现战略摇摆,从坦克300异军突起后品牌被拆分到2022年销量跌至3.64万辆的低谷,魏牌的挫折显而易见。
它曾经取得了成绩,但是在激烈的高端化的过程中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占据舞台C位的时候,面对汽车产业深度转型,魏牌一度是迷茫的。魏建军承认,“我们有点跟不上节奏,走得不稳。”
魏牌的“为用户而改变”是一种战略导向的彻底调整,这一轮品牌焕新以“懂用户”为出发点,魏牌不仅仅在产品层面追求改变,还在用户连接方式、服务路径和价值传递方式上系统革新。
长城汽车曾经以强大的4S店网络打下稳固的市场基础,但传统渠道模式也暴露出反应迟缓、用户接触断裂等问题。尤其是面对30万元以上价格区间的车型,原有渠道缺乏经营能力和信心,难以支撑高端品牌的用户体验诉求。
魏牌决定重构触达系统,走上“直面用户”的道路。
冯复之的到来,为魏牌渠道改革注入了实操经验,直营模式的核心不只是卖车,更在于通过数字化手段扩展用户触点,实现服务与品牌价值的一致性。
魏牌的直营门店不仅仅是展示空间,更是用户体验、产品反馈和品牌理念传递的全链路平台。魏牌已在全国110个城市建成超过430家用户中心,并计划年底扩展至600家,最终超过1000家渠道点位。
这些门店包括零售中心、交付中心和用户中心三种形式,其运作模式与特斯拉、理想等新势力极为接近,统一的定价机制和服务流程将帮助魏牌提升整体效率。
长城希望通过直营与经销商体系的互补,实现对不同类型用户的全覆盖。
然而在初期阶段,直营与经销商之间的价格协调、利益分配、数据透明等问题依然存在。
“先做60分,再做100分”,冯复之对此保持务实态度,销售的角色正从推销转变为“产品体验官”,真正核心任务是通过服务建立信任。
魏牌组织机制的同步革新,将“有质量的市场占有率”作为团队共同目标,把渠道建设、产品节奏与用户满意度挂钩;通过数字化系统,每一个终端员工都能第一时间掌握产品和营销策略变化,快速响应用户反馈。
从技术支撑层面看,长城35年的研发与制造积淀仍是魏牌底气的根基。
从皮卡到SUV再到高端新能源,长城的产品演进路径中贯穿着技术迭代与产业链纵深能力。
而魏牌作为长城“品牌金字塔”的顶部,其能否在高端市场站稳,不仅决定了品牌的高度,也映射出长城技术路线的前瞻性和体系力。
长城汽车的下一代动力智能平台
长城的下一代全动力超级智能平台的技术特性进行深入剖析,这是一套融合创新与用户导向的颠覆性新能源解决方案,突破了传统汽车制造中因动力形式分离带来的开发瓶颈,采用了PHEV(插电混动)、EV(纯电)、FCEV(燃料电池)、HEV(混动)、ICE(内燃机)五种动力形态融合的“三合一”架构,实现了动力系统与智能生态的全面升级。
平台最大的亮点之一是超长续航混动技术。当前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续航能力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纯电续航与长途续航的平衡上,在CLTC工况下实现了超过400公里的纯电续航,这对于日常通勤和周末近郊短途旅行来说,完全依赖纯电模式即可满足需求,显著降低了使用成本和环境负担。
而对于长途出行,平台采用了增程及燃油模式的无缝切换技术,打破了续航焦虑的壁垒,实现“短途纯电零油耗,长途混动无压力”的无缝体验。
这种续航逻辑不仅体现了技术上的突破,更充分考虑了用户的多样化使用场景,极大提升了新能源车的实用性和用户体验。
在充电技术方面,平台引入了800V高压混动架构,并配备了领先行业的6C超快充技术,达到了470kW的全球最高混动充电功率水平。
这个指标相比目前市场上诸如领克900的235kW充电功率,实现了100%的效率提升,相较理想MEGA的5C充电速度也快了20%。充电速度的提升对新能源车的普及至关重要,用户在充电时间上的焦虑感明显降低。
例如,充电1分钟可补能8度电,5分钟充电即可带来200公里续航,这几乎让用户感受到与加油站加油相近的便捷体验。同时,该平台在240kW公用充电桩也能稳定输出160kW峰值功率,结合智能温控技术,有效延长电池寿命,避免因快速充电导致的性能退化。
这样的设计不仅降低了对昂贵超充桩的依赖,也提升了技术的普惠性和适用范围。
在智能生态方面,平台首次引入了VLA大模型技术,标志着平台迈入了真正的“智能生态体时代”。
通过深度算法与硬件的耦合,系统能够实现驾驶环境的全维度感知与智能决策,提升了安全性与驾驶便利性。这不仅符合当前智能驾驶的发展趋势,也契合用户对智能化、个性化用车体验的期待。
未来,随着VLA模型的不断进化,平台将进一步优化自动驾驶算法,提升场景适应能力和反应速度,为用户构建更加安全、智能的出行保障。
这套下一代全动力超级智能平台,核心技术创新聚焦在两大行业瓶颈:
“用户才是魏牌存在的理由。”这句看似朴素的话,实则点出了魏牌再出发的真正核心。
在新能源与智能化双浪潮推动产业重构的大背景下,魏牌放弃了“速胜”的幻想,而选择了从组织、渠道到品牌的系统性重构,靠近用户、尊重用户,回应用户。
“造车是马拉松。”这不是一种自我安慰,而是对行业规律的冷静认知。在纷繁的竞争中,很多品牌急于求成,却难以长期维持节奏。而魏牌的路径恰恰相反,在不断试错中寻求确定性的长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