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Robotaxi重启元年:小马智行加速驶向单车盈亏平衡

2025-05-28 汽车电子设计 阅读:
Robotaxi之战,已从技术秀场走向产业博弈。从运营密度、乘客转化率、硬件BOM到系统稳定性,都是决胜未来的核心变量。
 

2025年第一季度,小马智行交出了一份复杂却极具信号意义的财报:营收同比增长12%,核心Robotaxi业务收入暴涨200%,其中乘客车费更是激增800%。GHRednc

从当前的财报来看,小马验证了自己Robotaxi商业化的可行性,迈入“量产破局”的关键时刻。净亏损同比扩大近80%,第七代Robotaxi平台大规模落地前的“盈亏试炼”。GHRednc

随着硬件成本下降、系统运营效率提升,以及核心技术的逐步跑通,小马智行距离单车盈亏平衡点仅一步之遥。GHRednc

01
 

Robotaxi业务爆发:GHRednc

商业化初成气候GHRednc

在2025年第一季度,小马智行总营收达到1.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GHRednc

但相比这一整体增速,Robotaxi业务的增长更显激进:收入达1230万元,同比增长高达200%,其中直接来自乘客支付的车费收入暴涨800%,成为营收增长最核心的引擎。GHRednc

这部分收入的显著提升,得益于小马智行在一线城市的密集运营布局——覆盖机场、高铁站、核心城区的Robotaxi服务,正在逐步渗透进真实的出行场景中。GHRednc

用户行为和市场反馈正在快速验证Robotaxi的出行价值,一季度注册用户数量环比增长超过20%。GHRednc

从目前来看,中国的L4级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已经不再是“概念验证”,在逐步演变为真实的消费产品。推动这一变化的,是技术、成本、效率等多重要素的临界成熟。GHRednc

第七代Robotaxi平台的正式推出,是一个显著的转折点。该平台不仅在安全性与可靠性方面显著提升,而且首次全量采用了车规级自动驾驶套件,在功能完整性不打折的前提下,BOM成本相比上一代系统下降了70%。GHRednc

这些变化背后,是小马智行对自动驾驶软硬件栈的垂直整合能力的兑现,也是向规模化商业化突围的“必要前提”。GHRednc

在成本下降与运营自动化提升的双重驱动下,小马智行Robotaxi业务的毛利结构正逐渐改善。GHRednc

虽然由于收入结构变化与非经常性支出,本季度整体毛利率有所下滑至16.6%,但随着车队投放加速与订单增长,这一数据有望在后续季度显著反弹。GHRednc

小马智行日均订单超15单,车队规模超过250辆。按照计划,今年年底将扩大至1000辆,触达单车盈亏平衡线。GHRednc

正如公司CEO彭军所言:“每投放一辆车,至少不亏钱。”这是Robotaxi商业模式成立的底层逻辑验证,而且从全球的逻辑来看,中国是Hard模式,去其他国家具有更容易的商业模型。GHRednc

 GHRednc

02
 

量产前夜的GHRednc

资本与技术攻坚战GHRednc

如果说Robotaxi乘客车费收入的暴涨展示了自动驾驶商业化的初步落地,那么研发投入的高企,则体现了小马智行为“真正量产”所承受的阵痛。GHRednc

2025年Q1,小马智行的研发费用达到2.95亿元,同比增长38%。而经调整后净亏损为2.06亿元,同比扩大10.5%。GHRednc

研发支出增加的主因之一,是第七代Robotaxi平台的推进,包括车规级硬件的大规模导入与系统验证;另一个原因,是IPO相关的员工股票奖励成本支出。这些短期费用虽然拉高了亏损幅度,但对未来形成正向产能和技术护城河而言,却是必要的战略支出。GHRednc

从技术角度看,小马智行构建了一整套高度复杂且具备前瞻性的系统结构:GHRednc

◎ “世界模型”(PonyWorld)每周生成超100亿公里虚拟数据,用于三维语义环境建模和交通行为预测。GHRednc

◎ “虚拟司机”(Virtual Driver)则基于强化学习与博弈策略,模拟人类驾驶行为,甚至能自主识别交警手势或上下客状态。GHRednc

在多个城市通过真实路况的迭代检验,小马智行在硬件层面也实现了显著的成本控制。比如其所使用的国产GPU,使得成本较过往下降约75%;激光雷达已降至千元级别。GHRednc

这些技术与供应链上的突破,正是其敢于大规模部署Robotaxi的底气来源。小马智行在一季度已完成量产产线的改装,第二季度将正式投产第七代Robotaxi。GHRednc

这也是为何公司高管反复强调,“现在是上量的关键窗口”。GHRednc

Robotaxi业务收入占比正在不断上升,从去年同期的4.8%提升至今年的12.1%,小马智行的盈利模型已从“卖解决方案和卡件”为主,转向“跑运营、拉订单”为核。这种结构性转变,也更贴近未来可能实现正向现金流的商业模式雏形。GHRednc

2025年,无人驾驶迎来多点突破之年。GHRednc

◎ 马斯克宣布特斯拉Robotaxi即将发布,Waymo联手Uber在美国多城落地。GHRednc

◎ 而中国,则由小马智行交出一份最具信号意义的答卷,Robotaxi的商业化窗口已经打开,乘客愿意付费、城市愿意开放、公司敢于大规模部署;二是盈利路径开始显现,成本结构正在改善,单车盈亏平衡点触手可及。GHRednc

 GHRednc

小结

Robotaxi之战,已从技术秀场走向产业博弈。从运营密度、乘客转化率、硬件BOM到系统稳定性,都是决胜未来的核心变量。GHRednc

责编:Ricardo
文章来源及版权属于汽车电子设计,EDN电子技术设计仅作转载分享,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有疑问,请联系Demi.xia@aspencore.com
汽车电子设计
博主和汽车电子的行业的工程师们一起交流、探讨、思考的小结,以作为技术交流和沟通的桥梁。
  • 微信扫一扫
    一键转发
  • 最前沿的电子设计资讯
    请关注“电子技术设计微信公众号”
广告
广告
热门推荐
广告
广告
EE直播间
在线研讨会
广告
面包芯语
广告
向右滑动:上一篇 向左滑动:下一篇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