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之前的出口分析中,比亚迪累计出口 21.4 万辆,同比增长 1.2 倍,增速显著。也是有读者希望我们来跟踪2025年比亚迪在不同国家的终端数据,我们来做一些梳理。
比亚迪在2025年第一季度(1月至3月)在38个国家/地区的总销量为10.4万台辆,其中:
● 1月:3.05万辆;
● 2月:2.8万辆;
● 3月:4.62万辆。
3月销量显著高于前两个月,慢慢出去比较多,当然和整个出口量是有个过程的。
● 南美洲:巴西领跑,哥伦比亚和乌拉圭潜力初显
主要市场:巴西、哥伦比亚、乌拉圭、厄瓜多尔、智利。
◎ 巴西是比亚迪在拉美地区的核心市场,1-3月累计销量21,685辆,占拉美总销量的89.6%。3月销量(8,063辆)较1月(6,587辆)增长22.4%,这得益于比亚迪在巴西的投资,例如2023年宣布的6亿美元工厂项目,计划2025年投产,年产能达30万辆。
◎ 哥伦比亚(1,838辆)和乌拉圭(1,275辆)销量稳步增长,3月分别达到835辆和458辆。
◎ 智利(309辆)和厄瓜多尔(425辆)销量较低,但增长稳定。
芝能点评:巴西作为比亚迪海外第二大市场(仅次于中国),得益于其开放的市场环境和对电动车的政策支持。 拉美其他国家销量虽小,但增长潜力较大,尤其是在政府推动电动车普及的背景下。
● 欧洲:英国异军突起,传统市场稳定增长
主要市场:英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奥地利、葡萄牙、丹麦、比利时、爱尔兰、挪威、匈牙利、荷兰、瑞典、瑞士、芬兰、卢森堡、冰岛、克罗地亚。
◎ 英国是欧洲最大市场,3月销量激增至6,480辆,较1月(1,614辆)增长301.5%,累计销量9,271辆,占欧洲总销量的55.3%,爆发式增长可能与品牌知名度提升(从2023年的1%增至2024年的31%)及2024年欧洲杯赞助有关。
◎ 意大利(3,964辆)和西班牙(3,809辆)表现稳健,3月销量分别为1,787辆和1,626辆,南欧市场对价格竞争力强的电动车的接受度。
◎ 德国(1,226辆)和法国(1,597辆)作为欧洲传统汽车强国,销量增长较缓,3月分别为805辆和659辆。
◎ 北欧市场(如挪威、丹麦、瑞典)增长较快,尤其是丹麦(3月380辆,累计524辆)和挪威(累计741辆),小型市场如卢森堡(60辆)、冰岛(34辆)和克罗地亚(11辆)销量较低,但显示出比亚迪对欧洲市场的全面渗透。
芝能点评:欧洲市场呈现两极分化,英国的爆发式增长凸显其开放性和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基础,而传统市场如德国和法国增长较缓,本土品牌竞争和政策壁垒。比亚迪在匈牙利的工厂(预计2026年投产,年产能10万辆)将进一步降低关税影响,提升市场竞争力。
● 亚太地区:泰国和澳大利亚主导,印尼快速崛起
主要市场:泰国、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日本、韩国。
◎ 泰国是亚太地区最大市场,累计销量11,889辆,占亚太总销量的60.5%,2月销量(1,205辆)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大幅下降,3月回升至5,124辆,显示出强劲需求。泰国工厂(年产能15万辆,2024年7月投产)显著提升了本地化生产能力。
◎ 澳大利亚累计销量8,767辆,3月销量(4,811辆)较1月(675辆)增长612.7%。澳大利亚市场对电动车的接受度高,且比亚迪的定价策略具有竞争力。
◎ 印度尼西亚(5,718辆)增长迅速,3月销量达3,205辆,较1月(1,114辆)增长187.8%。比亚迪计划在印尼投资13亿美元建设工厂(2025年底投产,年产能15万辆),将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
◎ 马来西亚(2,159辆)和新加坡(2,167辆)表现稳定,3月销量分别为1,020辆和800辆,东南亚中小市场的稳步增长。
◎ 中国香港(2,711辆)销量平稳。
◎ 日本(累计384辆)和韩国(仅3月10辆)销量较低,可能受限于本土品牌主导及市场进入壁垒。
芝能点评:亚太地区是比亚迪海外扩张的核心,泰国和澳大利亚的强劲表现得益于本地化生产和市场开放性。印尼的快速崛起显示出东南亚新兴市场的潜力,而日本和韩国市场的低销量反映出进入壁垒较高的挑战。比亚迪在东南亚的工厂布局(如泰国、印尼)将进一步降低成本和关税影响。
● 中东及中亚:土耳其和乌兹别克斯坦表现突出
主要市场:土耳其、乌兹别克斯坦、以色列 总销量:7,905辆(占全球总销量12.5%)。
◎ 土耳其3月销量2,870辆,累计销量8,211辆,2024年宣布的10亿美元工厂投资(预计2026年投产)将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 乌兹别克斯坦(4,561辆)表现亮眼,3月销量1,689辆,2024年投产的工厂(年产能5万辆)及与当地企业的合资项目推动了销量增长。
◎ 以色列(3,428辆)销量在2月(630辆)大幅下降后,3月回升至850辆。
芝能点评:中东及中亚市场对价格敏感,适合比亚迪的成本优势战略。土耳其和乌兹别克斯坦的本地化生产布局有效应对了关税壁垒,而以色列市场的波动性提示需关注地缘风险。
比亚迪2025年的目标是出海80万台,按照目前第一季度的角度来看,从公司批售的状态是很不错的。
比亚迪在巴西、泰国、印尼、土耳其、乌兹别克斯坦和匈牙利的工厂布局有效应对了全球关税壁垒,降低了出口成本。2025年这些工厂的陆续投产将进一步提升比亚迪的全球竞争力。
● 在拉美和东南亚,比亚迪通过低价策略和本地化生产快速抢占市场。
● 在欧洲,品牌建设(如赞助欧洲杯)和高端车型(如Denza)帮助提升市场认知度。
● 在日本和韩国等高壁垒市场,比亚迪需调整策略。
比亚迪在海外市场(如德国、巴西、澳大利亚)的定价远高于中国本土(有时高出1-2倍),这个定价受制于很多因素,赚钱的策略使得海外盈利是能保证的。
比亚迪在2025年第一季度展现了强大的全球扩张能力,亚太(31.0%)、拉美(29.9%)和欧洲(26.5%)是其主要增长引擎,巴西、泰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市场的突出表现,花了预算还是有效果的,本地化生产和品牌建设的成效,而印尼、乌兹别克斯坦等新兴市场的快速崛起预示着更大潜力。
小结
比亚迪需继续优化区域战略: 在欧洲,应对欧盟关税和本土竞争需加快本地化生产并推出更多高端车型。 在东南亚和拉美,持续扩大产能并深化分销网络。
在日本和韩国,探索与当地企业的合作以突破市场壁垒。 随着全球电动车需求的持续增长和比亚迪全球产能的进一步释放,预计其2025年海外销量目标(80万辆)有望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