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科技在2025年第一季度交出了一份堪称“翻身仗”的成绩单: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87.1%,毛利率创历史新高达到14.9%,净亏损同比收窄至1.3亿元。
C系列车型交付量持续走高,B系列新车B10强势上市,核心自研技术架构Leap 3.5首次在量产车中规模化落地。
在新能源竞争日趋白热化的背景下,零跑在比亚迪的价格区间,还是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核心以技术重构产品价值,以合作撬动全球市场,路径逐渐清晰,也更具想象空间。
Part 1
销量跃升与盈利模型初显:
零跑的Q1逆势增长路径
2025年第一季度,零跑汽车实现营收100.2亿元,同比增长187.1%,在年初整体车市增长趋缓、春节扰动影响明显的背景下,实现了单季度近87,600辆的交付,同比增长高达162.1%。
其中,C系列车型贡献了超77%的销量,尤其是自2024年3月上市的C10车型,在今年4月初即突破10万辆交付,成为爆款代表。B10则作为全新B平台首发车型,于4月上市后即实现月内破万台交付,可谓“上市即上量”。
除了交付量的跃升,盈利结构也开始进入良性轨道。
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1.4%跃升至14.9%,即便对比2024年第四季度的13.3%也有所提升。这得益于规模效应逐步释放、产品结构向中高端车型倾斜,以及供应链协同降本的持续推进。
在费用端,研发投入同比增长53.8%,但销售和行政开支控制得当,使得整体亏损大幅收窄,同比减亏约9亿元。
财务上更值得注意的是,零跑持有现金及等价物合计257亿元,拥有良好的“弹药储备”以支撑后续投入。
零跑目前在全国布局了756家销售门店、449家服务网点,覆盖279个城市,其“1+N”渠道模式带来的单店效率也在不断提升,Q1同比提升50%。
新零售体系推动下,潜客锁单率、试驾转化率等核心运营指标同步提升,显示出品牌与产品双轮驱动下的市场接受度正在强化。
Part 2
B10引爆与Leap 3.5落地:
自研技术如何驱动爆款诞生
国内销量情况,2025年前四个月,零跑汽车在国内市场的销量整体呈上升趋势。
从车型来看:
零跑在2025年前四个月的销量节节攀升,特别是主力SUV车型C10和C11表现抢眼。
技术架构的升级是零跑核心竞争力进阶的关键。
2025年3月,零跑正式发布Leap 3.5架构,将智驾、智舱、电驱、电池、热管理、底盘等六大技术模块高度集成于中央域控制平台,构建出行业集成度最高的电子电气架构。
这一技术首次量产应用于B10,搭载高通8650智能驾驶芯片、8295智能座舱芯片、激光雷达与AI语音大模型,硬件规格已达到主流20万级新能源车标配甚至更高,但B10的起售价却仅为12万元级,直接改写了这一价格带智能电动SUV的价值逻辑。
Leap 3.5架构最大的亮点在于“端到端”的协同能力,构建了智驾与智舱的一体化融合,还通过软硬件全栈自研实现了控制路径的极致压缩。
B10车型已支持高速NOA,并规划于2025年下半年推送城市记忆通勤模式,2026年推出城市NOA,走在了行业前列,CTC电池一体化设计也已通过新国标验证,在动力系统安全与合规方面的深厚储备。
B10在用户层面也获得了充分认可,用户偏好集中于中高配车型和激光雷达版本,智能化配置的强吸引力。产品评价与市场反馈正形成正循环,为零跑在10-15万元区间构建出鲜明的智能电动车标杆。
零跑也在积极推进全球化落地。
截至3月底,Leapmotor International已在海外建立超500家销售与售后网点,覆盖欧洲与亚太市场。
2025年与Stellantis合作的马来西亚本地化组装项目也将于年底启动,计划2026年实现在欧洲本地化生产。
从出口量来看,Q1出口达7,546台,在造车新势力中排名第一,展现了良好的出海基础。
小结
零跑的2025年开局展现出清晰的增长逻辑和战略定力:以Leap 3.5技术平台构建产品力支点,以B10打破价格带天花板,形成“智能平权”产品价值新锚点;同时,通过与Stellantis等国际合作深化全球渠道布局,在海外市场积累中长期势能。